第26章 缘来小道有深意 公子无心号冷血-第2/3页
开篇第一人说的是大清国当今皇帝康烨,其上记载‘康烨乃是大清历史上善于治国的、为数不多的伟大皇者。康烨更是多才多艺的学者,其人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于数术、天文、历法、格物、地理、农学、医学、工艺、经、史、子、集、声律、书法、诗画等方面皆有涉略。康烨八岁即位,十四岁时亲政,十六岁时铲除了权臣鳌拜。康烨雄才大略,除三藩,收台湾,修建避暑山庄,作为与大元国的交往基地。
康烨览百家武学,并且融会贯通,巡国时见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灵感激发,创旷世奇功[帝王-登高诀],即‘城高千仞卫山川,虎踞龙盘王气全。车马往来云雾里,民生休憩在当前’,其内含有‘城高千仞掌’,‘龙虎不坏体’‘雾里云烟步’‘长生休憩功’。
康烨为巩固皇权,大兴‘文字狱’,此乃他人生的一大污点,‘明史案’、‘黄培诗案’、‘南山集案’、‘一柱楼诗案’等皆是因文字而获罪,虽是如此,然瑕不掩瑜,康烨仍然是大清朝的千古一帝。’
李思睿翻开第二页,只见上书‘鹿鼎公者,韦小宝是也,其为扬州人,乃娼妓之子,偶入皇宫,结识康烨皇帝,擒鳌拜,救太后,入天地会,拜天地会总舵主为师,解救沐王府一众人等。赴五台山探望先帝,出家少林寺,任清凉寺方丈。后身为赐婚使出使云南。助康烨除三藩,收台湾,平神龙岛,其人至情至性,一生共有七个妻子,乃是康烨皇帝最为倚仗,最为信任之人,惜哉,韦小宝终究陷于明清纠葛太深,堪不破兄弟情义,最后黯然离开清庭,远走通吃岛,再无消息。他撕破了许多假面具,破坏了许多假道学,扬弃了许多假仁义,乃是大清朝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李思睿看到这里,嘴中轻呵‘通吃岛,韦少宝,原来如此’,却是想到那韦少宝与鹿鼎公韦小宝定然关系颇深。
李思睿看得有趣,翻开第三页,正准备继续览阅,马车忽的一顿,停了下来。只听外边拓跋恪扬声道:“公子,前方有一女子,似是身受重伤,昏迷在路边,我们去救救他吧”。
李思睿问道:“女子?身受重伤,可是江湖中人?”
“对,她右手握着一把柳剑,身上似有烧伤,定是江湖人物无疑”拓跋恪点头道。
李思睿摇头道“既然入了江湖,生死便须全由自己把握,她的死活与我们何干,走,继续赶路”。
“你怎得这般毫无人性,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此时不管,再过一时三刻她或许就死了,你心何安?”拓跋恪愤怒道。
李思睿呵然冷笑:“呵,我心何安?我心从未安过,这世上能让我安心的人都已死绝,我不曾伤害过她,她更是未曾帮助过我,我为何要去救她”。
“好!好!好!你不救她,我去救她,算我瞎了眼,以为你是个江湖奇人,你分明是个冷血之人,名捕冷血并非真冷血,你李思睿才是最冷血的”,说着人已是跳下马车,朝着那女子走去。
拓跋恪到得女子身边,发现女子身侧有一球状物什,捡起来一看,只见其上有‘霹雳’二字,随手摇晃了两下,却是实心的。他将女子扳了过来,见得女子一手捂着右胸,脸上血肉模糊,焦黑一片,唯一能够看得清的,便是她光洁的额头,如今却是皱成一团,分明是痛入了骨髓,拓跋恪彻隐之心一起,只觉得不该让这女子受此折磨,她若是脸上不被曾被烧伤,定然是个大美人,只是他拓跋恪虽然勉强也能算是一个高手,但他习武时日尚短,不知如何为人把脉验伤,如何替人治病疗伤,抬眼望了马车一眼,见得李思睿已是下了马车,当下‘哼’了一声,不再看他。
李思睿自然是要下车的,此地距离紫禁城不甚遥远,他李思睿不会骑马,更是不曾驾驭过马车,如今这车夫和他闹情绪,他如何肯舍下脸面求拓跋恪,自己不会赶马车事小,在那车夫面前落了面子才是大事。
他面无表情的从拓跋恪身边走过,余光撇过那女子,便不再看,顺手甩出一个‘知己知彼’,却是这段时间习惯使然,碰见个江湖人物总要鉴别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