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之道-第2/3页





    马克·吐温见时机已到,便开口说明他为什么玩这个游戏,是请他们把应得的教训记在心上,从此要讲些理,顾念顾念人,不要一大伙人同声尖叫,让大家一个一个地讲话,其余的人静听着。

    他们同意了马克·吐温的意见,晚上其余时间里,大家都过高高兴兴。

    马克·吐温非常欣慰,因为他机智地创造了一个可以讲理环境。

    马克·吐温成功地创造了好环境,争取了机会,又为大家创造了环境。如此良性循环,大宴会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着……

    □目光敏锐贾尼尼创办银行

    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居民状况、把握时机,果敢决策,就可以打出一片新天地。

    经过整整半个世纪的奋斗,阿马迪·贾尼尼终于登上了全国第一大银行总经理的宝座。这个金融巨头的一生,不仅为利福尼亚州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更对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期间的经济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贾尼尼的父母亲都是意大利移民,在19世纪的淘金热时期到美国旧金山。

    22岁的时候,年轻的贾尼尼娶了当地一个富商的女儿罗拉达。贾尼尼的岳父也是个意大利移民,拥有约50万元的银行份和不动产。贾尼尼结婚10年后,岳父去世了,托阿马迪·

    贾尼尼代管遗产。这年,贾尼尼32岁。

    阿马迪·贾尼尼将自己当时在旧金山的中间商经营权转卖他人,转而开始去经营不动产。他的岳父是当地一家叫做哥布储蓄暨贷款银行的创始人,这是一家类似信用社的小银。合伙人叫夫坎西,也是意大利移民,这人在意大利人中具有高的声望。凭着岳父留下的股份,贾尼尼进入哥伦布银行董会当了董事。

    由于和夫坎西在经营上意见不合,贾尼尼遭到排挤。他决开设一家属于自己的银行。

    这一时期,大量外国资本涌入旧金山,导致当地的美资银行外资银行相互对峙。但所有这些银行,不是从事投机,就是目盯着大企业,没有一家想到小本经营的贫苦农民。目光敏锐贾尼尼认为,只有把这些农民作为贷款对象,他未来的银行才有立足之地。

    辞职时,贾尼尼带走了哥伦布银行的5名高级职员,后来又请了4位朋友,商定大家合股开办银行。按照贾尼尼的想法,新创办的银行不设大股东,董事每人认100股为限,占总股份的1/3;其余2/3在普通民众中募股,这些人包括鱼贩、菜商、面包、餐馆、药店、理发店、油漆店、水电行的老板和农民。总的来,以意大利移民为主要对象,名称就叫意大利银行。

    这种离经叛道的想法,合伙人开始都不太理解,但经贾尼尼述道理后,他们明白了,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地扩大银行在民众的影响,开拓一片新的领域。这正是贾尼尼的过人之处,后来事实证明,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经营思路,意大利银行得以从很的起点上飞快地崛起,最终成为美国第一大银行。

    1906年4月18日上午,旧金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大地。

    州政府发布了银行封锁令,地下金库的建筑受到损伤,处于弹不得的状态。而损失惨重的商人们更是心急如焚,他们强呼吁银行赶快开门营业。因为重建家园需要贷款,但是,没有家银行敢这么做。

    在这关键时刻,贾尼尼大胆地做出了一个决定:银行露天开,地点就在他弟弟亚特里奥行医的诊所门口。在下属佩德里和两个出纳的协助下,搬来两个酒桶,上面横放块门板,他们在路边开始营业了。这时,贾尼尼手头仅有8万美元现金,闻前来贷款的却络绎不绝,阿马迪虽不能满足他们的全部需要,却多少能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可谓雪中送炭。那些存折在灾中被烧掉的人,可以从他这里取得信用贷款;持有其它银行折的,也同样可以到这里来贷款;即使是什么凭证都没有的,只要有个正当职业,能拿出信用证明,贾尼尼也一视同仁地贷款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