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白海棠(五)
林安生彻底离家之后也不知道该去那,不过去哪也都无所谓,出外谋生的脚步从不在乎东西南北,能讨到营生的地方就是方向。
他先是一路向北走,毕竟北边光景相对好一些,不过路上也没做出多少生意。
快到缨桥镇的时候,林安生徘徊不定又想往西去,甚至还想过再去那江家寨看上一眼。但这时西边过来不少难民,说那边出了瘟疫,许多人家一夜之间就死绝户了,那边的人都在往外跑。
林安生只好继续往北走,打算奔天津方向。又走了没多久,他的儿子就在路上出生了。
当时是刚进河北地界,林安生想给这孩子起名叫林冀或者林河北,他能想出来的名字也就是这种。恰好这时一起投店的有个山东汉,肚子里可能有些文墨,随口提议叫林远图。
林安生和媳妇都觉得这名字好,于是孩子就得了大名林远图。
给孩子起名的这山东汉是个会张罗事的热心人,出来逃荒身边跟着十多个乡亲,还带着六辆推车,车上除了日常家什装满了红枣。
林安生和这山东汉也算有点缘分,第一次遇上刚好赶上他们有一辆推车栽下了路基。那路基有半人多高,几个人忙活了半天都抬不上来,正要从车上解绑卸货。
林安生正巧这时路过,放下挑子就跳下路基帮忙,没费什么劲就帮着把车子给举了上去。之后投店的时候又和这伙人住到了一起。
山东汉说他们是要去关东投奔老乡,一起去那边吃边饭,这些枣出了山海关就能卖上好价钱。不过这一路上只要是个吃食价钱就都不错,这还没等走到天津,枣就已经卖空了三车。
有一天傍晚,大车店的店家急着要送一车草料进城。当时连着下了好几天雨,山东汉这伙人困在店里走不了,林安生和媳妇带着孩子,也不方便顶着雨赶路。
店家看到山东人这边刚好有空车,就想用他们的车给跑一趟。开大车店的店家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店家老汉说,来回也就半宿的路,跑这一趟给他们免四个人一天的店钱。
这种大车店四天的店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放在平时肯定要走这一趟,但这时下着雨,为这点钱就没人愿意跑,要是万一再淋出个病来就麻烦了。
山东汉和店家说:冒着雨,这路可不好走啊,推着趔趄,拉着打滑,还是夜路,这可不好跑。平时是半宿,现在来回少说也得一宿,你怎么也得免八个人的吧。
店家老汉听了没吭声,没说答应也没说不行。他这店里是大通铺,免四个人还是免八个人对他来说其实区别不算太大,只是这山东汉张口就翻了一倍,这么要价让他一时觉得不那么顺当。
山东汉这时看了看林安生又对店家说:这大兄弟体格好,让他给你跑一趟吧。车我给他白用,就当成全人了,你也给人家两口子再多免几天店钱,带个那么小的孩子不容易。我看你就给人家免上十天半个月得了。
店家老汉这时点了点头说:中,就冲你这份热心肠我也得答应。
林安生胆子小,原本很少走夜路,但这时为了老婆孩子能免上店钱也不顾什么忌讳了。他和媳妇谢过山东汉和店家就独自拉着草料出了大车店。
去的这趟还算顺当,只是路有点滑,单程下来都不止半宿。不过林安生也不太在意,觉得走这一趟怎么也算是值。
然而送完草料出城的时候却来了麻烦。一伙当兵的守在城门口见车就拦,说是要征用。不光是车要征用,人也要一起跟着往兵营里运送一批麻袋。
要是这时能说说好话,再悄悄递上几个钱,当兵的也可能就把车放了。但是林安生偏偏不会说话,也不舍得钱,他又听当兵的说那军营不算远,就老老实实跟着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