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社区工作者



    向馨娜在家养胎,除了去定期产检,哪儿都不敢乱动,按照医生的嘱咐,只能在家里面做适当的运动。

    随着孕期时间的加长,感觉肚子的负担越来越重,要想弯腰捡点东西都成问题。

    向馨娜开始变得有点懒,不太爱运动,只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李秀梅说了他好多遍,孕妇要做适当的运动,生娃的时候自己才不受罪。

    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总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划上一刀,把孩子从肚子里取出来。

    李秀梅不同意。

    剖腹产的孩子哪有顺产的孩子来的健康?剖腹产的妈妈永远也体会不到生孩子的快乐。

    宝宝自己从肚子里爬出来的过程是一个幸福的回忆过程,麻醉以后剖腹产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没有回忆就没有幸福。

    剖腹产还需要至少半个月的恢复期。顺产恢复的好,妈妈和宝宝一个星期就可以出院。

    早上,李秀梅正在阁楼上的菜地里施肥浇水,突然听见女儿在楼下大声的喊她。

    李秀梅问也没问就答应着下了楼。

    只要女儿有求,李秀梅必定有应。

    楼上下来,女儿说有人敲门叫李秀梅去看看。

    这个时候敲门声再次响起。

    这么早,谁会来?

    女婿曾经交代过,他的身份特殊,要是有人来访,必须要看清楚了以后再开门。不认识的在开门前还得要问清楚对方的身份和来访目的。

    李秀梅静悄悄的走到门背,通过猫眼往外观察。

    从透过猫眼往外看到敲门的是一名小女生,扎着过肩的马尾辫,后面跟着一个男人,男人一身中山装,年龄比小女生稍大一点跟自己的女婿差不多。

    李秀梅对着门外人发问道:“你们找谁?”

    女孩回答“阿姨,我们是社区的,你们家有个叫向馨娜的孕妇吧?我们是来家访的。”

    因为女孩说话声音细小,李秀梅隐隐约约只听到“家访还有就是女儿的名字”。

    李秀梅回答说道:“我女儿都工作了不上学,不用家访。”

    向馨娜竖着耳朵听,越听越糊涂。

    门外换成了一个男人的声音,这个声音特别的宏大,应该是加大嗓门对你头喊的。

    这一次,向馨娜坐在沙发上都能够听得一清二楚。

    外面的男人喊道:“弟妹,我是周晨,快把门开开。”

    这个自称为周晨的,是姚海的好朋友,关系很铁,所以称向馨娜为弟妹,他是这个社区的负责。

    向馨娜一听说是周哥来了,顾不得身子,用双手一撑赶紧从沙发上站起来,跟站在门后的老妈说赶快开门,是姚海的朋友来了。

    李秀梅知道那个男的是自己女婿的朋友,再没有什么顾虑。立即打开门将两个人迎接进来。

    虽然是熟客,礼仪还是不忘。

    李秀梅开门说请。

    小女孩立刻说谢谢!周晨更是热情的叫阿姨好。

    向馨娜问:“周哥,你是个大忙人,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我今天来,不是串门走亲戚的。”

    “那您是?”

    “我们的主任怕我工作不到位,特地来现场指导,帮带我。”

    原来是社区来了一位大学生,就是这位小姑娘,她主要负责社区妇女生育工作,今天是她第1次出外勤工作,缺少经历必须要有人帮带,向馨娜正好是服务对象,周主任就把小姑娘带来这里锻炼锻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