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凌虚千尺
顾佑和王羲之御剑飞离桃林,起初飞过的是几片不高的丘陵,其间有不少交织的小河网,当丘陵为平地所取代时,那熟悉的淡水河盆地便又一次出现在脚下。
顾佑之前已经先后从南、北、东三个方向饱览淡水河景象,但从西边过来就还是头一遭,脚下景色在他看来也是倍感新奇。
一条较干流略显细弱的河流在两人脚下蜿蜒流过,注入淡水河,这河两岸的建筑比起盆地另几个方向甚至还更密集些。
有的明显是灵宝派的宫观和弟子居所,但更多建筑看上去更显随意,甚至还有简单用竹子和茅草搭成的小屋,可能是自发形成的俗人建筑,此外还有明显是市肆的地方,在顾佑所处的高度上,市肆里的行人都是些难以分辨的小点,但也足见其熙攘了。
再往前就进入灵宝派的核心区域,顾佑往日亲眼得见的正殿、配殿、祖师堂、山门、大道以至于云笈阁都历历在目。
是日并无法会,故而虽是白天却绝少有人往来,无需担心引得弟子惊惧。两人盘桓下降,最终落在那条铺砖大道之上。
“每个正式弟子都需要在凌虚阁中执行题名礼,这之后除非犯大过被革出宗门,否则名字便会一直保留。”甫一落地,王羲之便跟顾佑讲开。
如今的顾佑也不再如几个月前那么单纯了,对王羲之所讲之言,他没有任何好奇或者兴奋,反而更多是镇定。
自仙会以来,他的表现放在正式弟子中也是出类拔萃的,所差的只是一个名分而已,若还不能题名阁中,反而是灵宝派的遗憾了。
王羲之带着顾佑一路向东,来到那座在仙会时被顾佑望见的高楼,这里便是灵宝派弟子题名的凌虚阁,历年每个有正式名分的弟子都会在楼中登下自己的名字。
顾佑跷足仰望着这座极为高耸的建筑:屋檐上的瓦片整体是绿色的,然而其上泛着绚烂的光彩,随着角度变换可以从中看出粉、红、橙、黄、蓝、紫等各种绮丽色泽;每一层的墙壁更是极其少见的紫色,质感之晶莹同他手中的银松剑相比也不遑多让了;檐下悬满金铃,有微风吹过便叮当作响,甚是悦耳。
如果说皇宫或者三清殿还是人力所及的奇观,这座如此之高的巨楼,怕是其间难免有上天的鬼斧神工在内。
走入楼中,顾佑看到墙壁上被划分出一道道格子,大部分上面都刻着一道道闪着金光的人名,但也有不少是空缺的,还有少数几个名字则已经黯淡,顾佑猜测那代表的是已经去世的弟子。
他内心想也许自己的名字会被放到空缺的某个格子里,左右打量放到哪里比较合适。
也许是看穿了顾佑内心想法,王羲之叫住了他:
“你大概是在最底层找放名字的地方吧,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凌虚阁共有九九八十一层,每层收录什么弟子都是有说道的,最高一层记录历任掌门的亲传弟子,往下八层是各宫方丈所收弟子,再下方七十二层收录的就是普通弟子了。你作为贫道亲传弟子自是要上最顶层把名字记下的。”
顾佑听着这番话,心里只觉得被泼了一头冷水,随之盯起手上的银松剑来。王羲之只一眼就看出他想要做什么,不过这时表情却轻松了不少:
“把银松剑给贫道,你必须靠自己双腿一步步走上顶层,不能御剑或靠任何你掌握的仙法作弊,贫道会在顶层等着你!”
“这——”顾佑终于按捺不住道。王羲之见此又恢复了严厉:
“凌虚阁乃是在仙木基础上修成,而仙木也是有神通的,但凡登楼时弟子妄图施旁技以取巧,必会被识破,到时必会被发怒的仙木吞噬,彻底魂飞魄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