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金陵繁盛



    在把玩珍珠也有些腻了后,顾佑只是瘫坐在榻上呆呆地望着窗外,过了不知道多久他才回想起自己的银松剑不见了。

    好在他一抬头就望见银松剑挂在墙上,大约是司马芸帮他带进来的。然而就在他起身取下银松剑的同时,有宦者过来了。

    “你就是顾佑吗,现在已经快正午了,皇上要召见你,赶紧换一身外袍去上朝,这剑也不能带着!”宦者尖声道。

    熟读各种典籍的顾佑清楚只有那些史上屈指可数的权臣才能佩剑登殿,本朝即便王导桓温等重臣都未曾有此殊荣,而自己当然更不可能有了。所以虽然犹豫再三,还是将手中心爱的灵剑重新挂到了墙上。

    宦者帮顾佑更换了一身黑色的深衣,像是没有官品的朝服,脚上则穿了黑色的舄,看上去可能是要为顾佑加封官职。

    更衣后的顾佑随着宦者走过了一道又一道回廊,在窄小幽静的走廊中黑舄的木底撞击砖面的声音相当响亮,提醒着他控制速度和脚步力度。当耀眼的阳光突然倾泻而下以至于让他睁不开眼的时候,矗于高台之上的太极殿也出现在视野里了。

    作为主殿,太极殿可谓恢弘大气,不过见识过灵宝派三清殿景象的顾佑对此也相当平常心了。但看到两队身着金甲、手持斧钺,身高也不逊于他的卫兵在阶梯上分别列队,他还是感到了不小的压迫感。

    想到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他以极慢的速度一点一点迈上光可鉴人的石阶。

    在宦者的引导下,顾佑小心翼翼从左侧跨过大门槛,抬头看见一个约莫四十上下、胡须稀疏的中年男子端坐在御座上,头带通天冠,身著大红的衮服,腰佩白玉。

    中年男子相貌不差,甚至眉眼当中也能看出三四分司马芸的样子,但是脸色灰白看着很不健康的样子。不过顾佑望见他便霎时毕恭毕敬,缓缓双膝跪地,又恭敬地垂首叩拜、三次高呼万岁,而不敢有丝毫造次,其身份显已不言自明。

    “平身——”中年男子又以有气无力的语调说道。顾佑闻声再拜“谢陛下!”然后才敢起身。即使眼前的皇帝是如此软弱无能,自小接受忠君教育的他待之仍不敢轻慢。

    随之一旁的宦者展开圣旨开念,顾佑从中听得他所获之官名乃是“奉朝请”,这是个四品的闲散官职,拥有每岁朝见皇帝之权限。

    两个宦者分别端着一大一小两个盘子走来,大盘子盛着二梁朝冠,小盘子盛着银印青绶。顾佑目不转睛地盯着盘子里的东西,眉头和嘴角也不由得轻轻抽动,这是在这种隆重场合下表现内心激动的唯一方法了。

    虽然灵宝派高级道人不乏挂有朝廷赐予的一官半职(比如王羲之的“右军将军”),他所得之“奉朝请”并不算很突出的官位,但相比他父亲穷尽一生才谋得的铜印御史已经是高不可及了。

    与此同时,司马芸的身影又一次浮现在跪在大殿中的顾佑脑海里,固然她并没有跟他直接提及请封之事,但显然在这其中她必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顾佑逐渐想入非非的时候,宦者已经帮他戴上了梁冠,又把印绶塞到他手中,反应过来的顾佑赶忙再度叩头表示谢意。

    随着宦者“退朝——”的尖细声音,顾佑不得不起身离开太极殿。出大殿后他仍然步履迟迟,走一步便不时向大殿方向——或者毋宁说是公主寝宫方向再三遥望,以至于手持铁戟的禁军士兵示意他赶紧离开。

    现下顾佑作为与皇室尚未有正式关联的外朝之人也不敢再轻易回头,只有顶着正午的阳光悻悻离开心上人所居之处。

    顾佑走出了掖门,就有禁军军官牵着一匹鞍鞯齐备,甚至还装有当时不多见的马镫的青鬃黄马过来了,这马论体骨不过中等之资,但在马匹缺乏的江左,像顾佑这样的中级官员能被赏予这样一匹官马已经是相当的排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