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既见君子-第2/3页
“贺公说笑,某是旁支,祖业与某无关。”
“旁支又如何,老夫记得你曾是汉国公养子吧?”
“是。”
汉国公陆晔多年无子,曾将堂侄陆璋过继为子,后来陆晔又生下亲子,遂将陆璋送还亲生父母,碍于同宗情面,一直不曾废除养子名分。
“汉府那少公子生性顽劣,老夫有所耳闻,说不定那天就会闯下大祸、连累家门,那时你若不挺身而出,陆氏三代功业可就要灰飞烟灭了。”
陆璋闻言思绪复杂,没有作答。
“汉国公于你总有养育之恩,若是百年之后无人祭祀,你能过意得去吗?老夫所言并无他意,惟愿驸马与陆氏一门永享富贵而已。”
“多谢贺公为陆氏心忧。”
陆璋拱手拜谢,正在他对贺泰突然提起汉府之事而无指,瞬间又被一语道破疑惑。
“还有一事,老夫欲问附马。至尊业已拔擢张宗谅为大都督府长史,大都督府长史与中军长史同为兵戎枢要,至尊断不会让一人长久兼任二职,张宗谅势必要让出中军长史,附马觉得至尊会让何人接任?”
“某不敢妄言。”
“此间仅我两人,附马但说无妨。”
“贺公,令侄若为中军长史,岂非正得其人?”
“破胡?他性情宽厚,治民尚可,治军怕是欠妥。”
“令侄之为人,某甚是了解,此事必会为他进言,至尊必想也会赞同某的奏请,贺公何须多虑。”
贺泰笑而不语,欲留下陆璋在府内用餐,陆璋推托说家中尚有宾客,担心公主一人不能应付,婉言谢绝了贺公美意。
贺泰送走陆璋,命人在中堂内布置餐食,又让贺破胡与他同桌用餐。食案上不见荤腥,只有两碗粟饭、两碟豆腐。二人食罢,贺破胡收拾起食案,正在此时仆役报知高宝殷前来拜访,贺破胡听闻赶紧将碗碟交给仆役,自己在袖口上拭净双手便去迎候。
高宝殷由贺破胡引至中堂,他身着一袭布衣,未戴冠巾,一见贺泰便叉手行礼,口念万福,贺泰也叉手回礼。宾主二人在中堂内谈话,贺破胡则退至堂外候命。
贺破胡是贺泰幼弟之子,其父早逝,从小便由贺泰收养。贺破胡受家族熏陶,自幼便有文武才略,贺泰与他谈论兵事,时常拍手称绝。贺破胡以门荫入仕,初任尚乘直长,后赴边地效力,屡立军功,累迁至大都督府胄曹参军。贺破胡为人低调,在边地为将时每逢众将经常争功论能,总是默默避开,在道路上与其他将领相遇,也是主动让路,时人多称赞他谦退不伐、居功不傲。
高宝殷与贺泰相谈甚久,期间贺破胡几次进入中堂奉上茶果。日暮时分,高宝殷告辞归家,贺泰叔侄一同出门相送。
送走高宝殷,叔侄二人走回府门内,贺泰对贺破胡道:“高相许诺保举你执掌中军府,附马也有此意。”
“附马竟也同意?”
“老夫许他汉府爵禄,岂能不动心。”
“小侄恐不能胜任。”
“妄言,你尽力而为即可,那张宗谅与你交好却是私交,公事不能受私情所累。他绝非池中物,不会甘愿久居人下,须加提防。”
“小侄……”
贺破胡少年成名,才干出众,却少有雄心壮志,年逾不惑却乐于在大都督府修整兵械、营造公廨,闲暇时则与张宗谅等好友畋猎宴饮,对朝局大政充耳不闻,整日一副浪荡子模样。以往贺泰一直容他率性而为,今后则不能再如此放任。贺破胡并非不愿扛起家门重担,但他与贺泰所谋不同,只想举族远离朝堂保全家业。如今得到伯父重用,贺破胡非但不喜,反而面露忧愁,思来想去,鼓足勇气向叔父进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