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解惑-第2/2页



    高,实在是高。

    “要说这唐知县下手可够黑的,张口就要一万两!不过顾秉谦光顾着打点唐知县了,却忘了您说的那位乔知府,想必知府老爷恼怒得很吧?”

    “那是,否则我又怎能在他眼皮子底下谋划这么一件大事?”

    邓源掰着手指头计算:“事成之后,顾秉谦家破人亡,在昆山难以立足;唐知县虽然事先得了一万两银子,但因此被调任偏远县份,非但升迁无望,事实上是降职了;乔知府出了一口恶气,当然也可能从顾家再敲一笔银子;隋大使得了功劳,讨得上面大人物的欢心;上面的大人物也让皇帝看到了民心所向,减少朝中清算阉党的阻力。”然后望向邓鼎城:“而晟记商帮的好处便是进一步巩固食盐专卖之利。我说的可有遗漏?”

    “只有一点遗漏,”邓鼎城笑道:“不过这也怪不得你,商帮里的事,你原本就知之甚少。我之所以接下这桩差事,不是巩固专卖之利,其实为了挽救商帮危局。两个月前,隋玉建在盐引上卡了我们一下,盐场便不给我们支盐。若是无盐可运,你可知一天的损失是多少银子?”见邓源茫然摇头,邓鼎城也没指望他能回答,便自顾自地讲下去:“扬州的段东台便找我过去商议。万般无奈之下,我想出了这么个主意,给隋玉建挣点面子,他能继续给我们方便。”

    邓源苦笑:“原来您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邓鼎城也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你是把自己一起骂进去了。”

    邓源讪讪。随后又问:“扮哪吒那小童,他家里为何与您合作?”

    “你可知这小童的父亲是谁?”

    “不知。”邓源只在县衙匆匆见了那人一次,也顾不上去问他到底是谁。

    “他叫叶守贤,家资巨万,是昆山第二大的田主。”

    “第一难道是顾家?”

    “这件事之后,第一就会是叶家了。而且,晟记承揽了往西北运送军粮的买卖。我们在本地采购粮食,是叶家最大的主顾。”

    连上了,全都连上了。

    这场乱局之后,各方都会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至于顾秉谦如何,那也是咎由自取。

    最后一个问题:“既然叶家势力这么大,就算顾老头儿真要找男童,也不会找他家子弟下手吧?不会有人怀疑这个流言的真实性吗?”

    邓鼎城盯着邓源,认真地说:“所谓流言,最精要之处便是离谱。若是太合理,反而传播不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