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垦荒潮-第2/2页



    比如说关于冶炼钢铁这件事上,明朝建造的冶铁高炉虽然在当世还算先进,但是与后世相比自然是落后的,所以尝试建设更加先进的高炉,便能达到更高的炉温,在冶炼钢铁上也就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其实孙元化在冶炼和铸造方面本就有着相当高的造诣,他十分擅长造西式火炮,而造炮就离不开冶炼和铸造这两门专业技术,尤其是西式火炮,对这两个方面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孙元化早在辽东的时候就已经通过从濠镜澳的弗朗机人那里买来的红夷大炮,仿制出来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大明朝国产红夷大炮,射程最远可达五里,是进口红夷大炮的近三倍。

    而且这还是孙元化在冶炼和铸造技术相对落后,客观条件受限的情况下,采用铜铁合铸的方法铸造而成的火炮,若是能够在冶炼和铸造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那么他就有可能研制出威力远胜红夷大炮的新式火炮。

    孙元化也正是看到了这种可能性,所以才每日废寝忘食地埋头苦读这些专业书籍,除此之外也经常与泰西工匠们一同探讨关于铸造火炮和制造火铳的专业知识,可以说这段时间他虽然没能铸造出一枪一炮,但是却让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和提升。

    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榆林卫也多次加派人手过来支援建设,建设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山谷的进口和出口也都修筑上了城墙和城门,小峡谷的谷口也修上了一道内城门,内城门里是基地的核心,不是谁都可以随意进入的。

    因此安全和保密的需要,即便榆林卫不止一次地派人过来支援建设,但是除了一些高级军官之外,普通官兵都是不知道这里到底是一处什么所在的,对于基地内部的情况更是一无所知。

    绝大多数情况,运送物资的士兵们只被允许进入山谷的城门,却不允许进入内城门,而是要把物资卸载在内城门之外,卸完物资之后便要离开,不允许久留,即便情况特殊,需要留宿,也是要在内城门外所建设的营寨中居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