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抄家一时爽-第2/2页





    明朝末期,朝廷的财政危机是很严重的,不过明朝面临的可不仅仅是财政危机,更准确的说,还有白银危机。

    所谓白银危机,简单来说就是市面上流通的白银远低于账面上的数字,是白银这种当时的主流货币不够用而造成的严重的通货紧缩现象。

    白银的产量是有限的,这是朱天启无力改变的,所以他只能发掘当前造成白银危机的内在原因。

    很明显,国内的白银储备是非常庞大的,而且江浙,广州等地,对外贸易发达,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银流入国内,白银危机的产生压根儿就不是国内白银产量和储量不足造成的。

    而是绝大多数白银都流入了官绅富商们的手里,他们拼命聚敛财富,一个个如同貔貅一般只进不出,江浙广州等富庶之地,更是如同一个白银黑洞一般,囤积了当世至少半数以上的白银。

    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喜欢攒钱的,富人们把银子拿在手里,没事就去打点儿首饰、佛像之类的,等到需要花钱的时候,就挑着成色不好的碎银子花出去,久而久之市面上流通的成色不好的碎银子就越来越多了,而能流通的银子也越来越少了。

    攒钱不能算是陋习,劣币驱逐良币更是普遍真理,但是如果整个国家的人都这么干,那么就会出大问题了。

    朱天启目前是没有能力解决这个千古难题的,他现在能想到的创收方式也就只有抄家、吃大户这一个法子而已,不过不得不说,抄家一时爽,一直抄家一直爽啊!

    后面的几天,朱天启开始紧锣密鼓地统计起阉党的名单来,他用不着像当年崇祯那么麻烦,又要召集群臣弹劾,又要统计奏疏,明察暗访,他手里有史籍,直接按照史籍照抄,宁可错抓,绝不放过!

    如此一来,也省得下面办差的人糊弄自己或者公报私仇!

    随着论罪名单从乾清宫发出,整个朝堂,人人自危,因为不论是之前朱天启递给朱由检的私拿财物清单,还是如今的这份论罪名单,都让大臣们意识到,当今圣上,对于锦衣卫的掌控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是想不到朱天启有录音笔和史籍这种“逆天神器”的,唯一能猜到的,也就只有锦衣卫了,只是他们想不通,魏忠贤刚刚倒台,皇上就能完全掌控了东厂和锦衣卫,这是何等的手段?亦或者,东厂和锦衣卫其实一直都被皇上掌控在手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