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穷寇必追-第3/6页



    李荣笑道:“所以说啊,这世上,要先有陛下这样的伯乐,才会发觉到先生这般的伯乐,陛下用好先生一人,由先生驾驭军中将领,战场上那就无往而不利了。”

    这话听起来不错,但张周觉得,这是在提醒我,让我小心点,以后别擅权?

    换做是萧敬说这话,张周肯定会往这方面想。

    但要是李荣的话,张周就没那么多顾虑,主要是因为李荣的年岁在那摆着,且李荣此番重新回到皇宫当差之后,就一直小心谨慎,李荣暂时还没看出有刻意与他针对的迹象。

    虽然从道义上来说,这群太监基本上都是站在皇帝一边的,别指望他们会对一个文臣真心真意。

    “先生,咱家只是来提这两件事。”

    李荣看时候差不多,也马上要告辞回去,“明日一早,午门之前,咱家会亲自引先生入宫,也会派车驾过来,先生明日早朝之后会被召见,先生有什么事的话,也先推一下。”

    “嗯。”张周点头。

    战事又过了一个关节,石沟城一战跟花马池一战一样,都是个不大不小的胜利,换了以前肯定这就是绝对的滔天大功了,但现在跟以前不一样,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对于胜利的期待值都更高。

    张周知道,来日朱祐樘肯定还会揪着战局发展方面,问询于他。

    ……

    ……

    李荣先回去了,而牟斌则没着急走。

    牟斌过来,主要是将辽东案的卷宗给张周带来,名义上张周可以主持此案,但其实都是厂卫的人在负责,张周最后看看宗卷,最多是做到心里有数。

    张周道:“我并不在三法司中,要过问此等事,力不从心。”

    牟斌恭敬道:“先生您为兵部尚书,且入值上听处,辽东军务之事,关乎到大明军中的安稳,不由您过问,谁又合适呢?”

    牟斌是识趣的。

    别看锦衣卫在整个大明都很牛逼,但在弘治朝,锦衣卫还真是到了一定程度上夹着尾巴做人的地步,不在于别的,就在于朱祐樘对于厂卫体系并不太倚重,也因为朱祐樘太好说话了,跟大臣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好,性格也随和。

    这助涨了文臣直谏甚至是顶撞皇帝的气焰。

    但这可不能说厂卫就是摆设。

    现在皇帝跟文臣之间有了嫌隙,厂卫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而牟斌这样的聪明人自然明白,锦衣卫重新得到重视,那完全是占了皇帝倚仗张周的光。

    要不是皇帝跟张周站在一道,跟文臣产生了隔阂,需要用到厂卫来压制文臣的势力,那他们锦衣卫估计现在还在喝西北风呢。

    “此案涉及到的钱财不少吧?”张周顺口问了一句。

    牟斌道:“从张玉、任良,再到地方上一些将官,起获的财货等,折合白银在十五万两以上。”

    张周琢磨了一下,在明朝中叶,美洲白银还没大笔流入之前,十五万两白银的确也不少了,毕竟弘治时期白银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但要再过个几十年……贪官只贪个十几二十万两的,估计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这还整个是个窝案呢,才这么点。

    “这批都已经补充到辽东军需去了。”牟斌道,“是陛下下的旨意。”

    张周道:“不用跟我说,户部的事,我不管。”

    牟斌补充道:“此事陛下也未跟户部打过招呼。另外还有案犯数人,有被下狱问罪的,是否被宽赦,还要等陛下下旨,至于案犯张玉的家眷则被发配流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