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逢高士4子皆被擒 难脱困陈孟遇旧人-第2/4页
“我还自己想过来?”孙逸少没好脾气。
“你不是说你自己能跑吗?”
“我跑了吗?我这不没跑成吗?明知故问。”
“得得得,全军覆没咯。”王定大大咧咧,看上去满不在乎。
“有救吗?”顾云燕小声问道。
“走一步看一步呗,还能咋办。”孙逸少嘟哝。
“对啊,打不过只能认怂。”王定冷哼。
“我有点好奇,是什么人,能挡的了你俩?”顾云燕也有点没好气。
“那......人外有人嘛,我也没办法。”孙逸少耸耸肩。
那尼姑一直双手合十拨着念珠,闭着眼,嘴里数着,也不说话。
就听那屋子里坐在上首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清了清嗓子。几人看过去,发现那人是一个面容爽朗的中年汉子,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衣服随算不上好,却也整整齐齐,没一点草莽之人的样子。
就听孙逸少说话了:“我等是德正道馆弟子,押镖路过贵宝地,无意叨扰,还望大王多多海涵。”
那人一双泛着金光的眼睛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也不开口。
下首一人却说:“几位少侠,功夫不错啊。”
“一般一般,还是比不过大侠您啊。”孙逸少语气多了点妥协。
“后生可畏啊。”那人却也不搭话,兀自问道:“听他们说,你们里面有一个使刀的,不知那位小兄弟来了吗?”
孙逸少一个闪身把陈孟让出来,两手向陈孟一送,上身微倾:“就是这位。”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里面只有陈孟一个使刀的——他刀抱在怀里呢。登时屋子里十几双眼睛齐齐看向陈孟,陈孟顿时有点喘不过气来。
“少侠,好刀法啊!”
“凑巧而为,让前辈见笑了。”
“我想领教一下。”后面一把交椅站起来一个人,陈孟看向那人,发现那人年轻地有点过分,一张圆脸,稚气未脱。
“也行。不知这位少侠可否赏脸,赐教两招?”坐在上首那人微笑着看着陈孟。
陈孟一时哑然,不知道该不该答应。不答应,自己一众人落到人家手里了;答应,谁知道那人会不会下死手,自己年纪轻轻一条命,可不想平白搭在这种地方。左思右想,没了主意,就看孙逸少。孙逸少也看着他,微微点头。
就听上面那人又开口了:“少侠无需多虑,萍水相逢,以武会友,自然不会伤了少侠。”
“说的轻巧。”陈孟嘟哝一声,大踏步向前,“来吧,怎么个比法?”
“自然是比试武艺,当然,点到为止。想来少侠下手也有分寸,不需我多说。这里屋嘛,太狭小,伸展不开,二位要是打,还请出去,外面宽广。”
陈孟抱着刀就要出门,看见顾云燕微微张口,似乎有话。走到她跟前,就听她轻轻说了一句:“藏招!”
陈孟有些无奈,自己统共就学会三招,一招比一招看着简单。不是他不想藏招,实在是他无招可藏。
于是在外面的白石台子上,两人面对面站着。北边是那稚气少年,一口长刀,握在手中,衣襟无风自动,英姿飒爽。南边是陈孟,刀在怀中,未曾出鞘,含胸低额,若有所思。
不知哪里弄来的一张鼓,那座第一把交椅的人亲自撸起袖子,咚咚咚的敲。两边是一群围观看热闹的闲人,当然孙逸少四人也在其列。这四人眉目又大不相同——顾云燕眉头微蹙,王定羞而升怒面色泛红,孙逸少若无其事双手抱胸。那尼姑依然闭着眼在念佛。
开始那鼓声是杂碎的,小鼓槌敲边沿,紧张有力,音里带风。再往后越来越快越来越重,似积蓄长久的洪水一泻而出奔流而下,撞到河床两岸,冲过万千岩峦凶险,直到重重的击在最后的堤坝上。堤坝颓然而破,那鼓声也戛然而止,静的蹊跷。
对面那少年刀向前伸直着陈孟:“请吧。”
陈孟叹口气,不情愿的抽出刀握在手里。这一战他还真没什么底,他毕竟没怎么对付过这种正经学武的对手,先前打斗的都是些江湖草寇,是些没怎么学过武学的碌碌之徒。如今真正到了要真刀真枪比试本领的时候,他竟一时有些慌乱。
可对面那少年没给他慌乱的时间。一声鼓响,那少年飞身而来,刀刃卷着风,呼啸而至,陈孟硬着头皮,架刀应上。两口刀碰到一起,火星迸溅,陈孟胳臂一沉,有些吃力,那少年也行动受阻,一时动弹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