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开端-第2/2页
就这样刘德妃和八皇子、九皇子一直聚到午时才离开宫内。
浩宸殿里,文帝正与国师讨论早朝时的事务。
突然,一袭红衣的姑娘冲破太监们的阻拦闯入殿内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那红衣姑娘直奔文帝而来直至文帝身前,一把抱住了文帝的手臂晃了起来,撒娇道:“父皇,父——皇——听说你要邀各诸侯的世子来国子监进修?我也要去,父皇,父皇,你就答应我嘛。”
这来者,红衣姑娘便是文帝最小的公主文帝的掌上明珠——陈灵雲。若说九公主随她的母妃冯贵人一样温文尔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着十三公主必然是随了文帝,仅十七岁其刀术便胜过教导她的夫子而且精通于骑马射箭。
文帝用另一只手示意随后进来的太监们出去候着,然后握着她的手说到:“你不是最讨厌文邹邹的东西嘛?怎么想起去国子监进修了呢。”
灵雲眨了眨眼,思索了片刻见想不到好的理由便耍起了无赖
“我不管,我不管嘛。父皇你就答应我嘛。父——皇——。”
文帝被她缠的心烦一脸无奈的答应了她的请求。
听到父皇答应了,灵雲便松开了文帝的手臂,一脸喜悦的起了身然后正好与一旁候着的国师对视了一刹那。
她看到国师不可名状的微笑,原本喜悦的脸上竟露出了一丝羞涩,再配上这一袭红衣真是“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就是不知这一丝羞涩是因为撒娇的姿态被外人看到还是因为其他原因。随后,灵雲公主便哼着小曲走出了大殿。
待公主走后,文帝唉声叹气地对国师讲:“你看看她哪有半点公主的样子一点也不随她娘。”
国师回想着公主脸上那一抹羞红,没有接文帝的茬反而问道:“公主进殿,第一句问圣上了些什么?”
文帝想了想说到:“好像是我邀世子们去国子监进修的事。”
国师闻罢,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然后对文帝讲:“我们继续吧。“
就这样,在经过灵雲公主的一个小插曲后,两人又重新商讨了起来。
远处国子监内,陶安正召集监内所有大小官员传达立储君之事。
陶安说到:“这立储之事在国子监中进行对我们大家算是幸事也是祸事。我们毕竟能够与储君密切接触,若是讨了他的欢心那以后等他继位之后。不说平步青云但至少和宫内有了联系”
“可是世子前来怕是国子监将成为权力的漩涡,各方势力定将进入到国子监内那时国子监内必将暗流涌动。若是我们有一步差池,必将万劫不复。”
“诸君一定要小心行事做好自己本职的事务,至于安全问题圣上会派神策军来保护两位皇子和国子监,大家不必担心。”其余官员默默点头。陶安见状接着说:“既然诸君已明白其中利害,今日就散去吧。记得做好自己本职的事务切记不要参与到政治斗争中。”
而鸿胪寺卿孙善退朝回到官署后便召集了七人,令其携带印信前往各诸侯国传达文帝的旨意。孙善告知他们遇到匪贼可凭借印信直接调动驻守的军队同时驿马通行违令者可先斩后奏,限期六十日。
六十日未返则认诸侯谋逆,若是因鸿胪寺官员误期而诱发战争当事者诛九族其上级各官员连坐受罚。若是因病或天灾致无法到达或无法返回的,应飞鸽传书告知鸿胪寺。
七人随即各自前往各诸侯国......这便是诸世子皆要前往永康城的来龙去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