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萧家才子 月夕诗会-第2/3页





    刘彻把刘迹抱了过来,仔细端详着,刘迹好奇地抓住了他的胡子:

    “好,像朕,一表人才,这小子长大后定然不凡

    喔…劲儿还挺大

    好了好了,阿驹,去和病已一起玩吧”

    随后拜见了卫子夫,刘策就在刘据后面坐了下来

    六个月大的刘洵看到了比自己稍微小一点的刘迹,想要迈开腿跑过去,直接和刘迹撞到一起

    专门负责照顾年幼的宗室成员的宦官们看到赶紧上前,把这两个小主子抱起来带到一边照顾

    正当大家玩的尽兴的时候

    钩弋夫人开口:

    “陛下,月夕佳宴,如何能没有诗赋助兴

    臣妾以为,不如让在坐的诸位皇子皇孙都赋诗一首,也好检验他们的才华几何?”

    昌邑王刘髆起身拱了拱手:

    “父皇,儿臣以为如此甚好,儿臣愿意赋诗,给父皇助兴”

    太子刘据作为诸兄之长自然是不能推辞的:

    “儿臣也愿意赋诗”

    “臣也愿意赋诗”

    “臣也愿意”

    “儿臣也要加入”

    …

    刘进、刘策、刘弗陵等其他皇子皇孙也纷纷加入

    刘彻见诸子热情高涨,挥了挥手,令宦官们分发竹简:

    “好,既如此,那诸位便以‘月夕’为主题,将诗写在竹简上,令朕满意者,赏”

    “诺”

    赏赐是其次的,重要的是得到了刘彻的欢心

    绝大部分人早就提前请人作好诗赋,只要默写出来就是了

    刘策撑着个脑袋,无数后世诗人词人作的中秋诗词在他脑中闪现,却没有一首既震撼又符合这个时期的诗

    这一幕被刘彻看在眼里,皱了皱眉:

    “奇怪,这小子,反应有点异常啊”

    过了许久,刘策才开始动笔

    此时,太子刘据和昌邑王刘髆的诗同时呈贡在刘彻面前

    刘彻看了看两首诗赋,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并不奇怪,历年来在诗会上都只有他们两个在争夺第一,其他人根本挤不进去

    不知道这次的第一是太子还是昌邑王

    大部分人呈贡完毕后,刘彻翻来翻去,找到了一卷竹简,欣喜万分,嘴里不停念叨着:

    “好诗,好诗啊”

    钩弋夫人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

    那卷竹简正是刘弗陵写的诗,她花重金找人作的诗赋

    刘策一笔勾绝,将竹简递给宦官

    刘彻也是好奇,刘策写了这么久到底能写出什么

    看他那表情,好像稳操胜算

    第一眼看到竹简上的诗,刘彻先愣了一下

    毕竟汉朝流行赋,而不是诗

    这种新颖的格式在唐朝才广泛使用

    但这并不妨碍这首诗的独特魅力

    刘彻一字一句地读出声来: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