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初步建成-第2/3页



    上个月给启新号做过保养,船底藤壶清理干净,该刷漆的刷漆,该铲除腐烂木板表皮的铲除。

    上个月台风来过,一年不太可能来两次台风,现在适合出海。

    船上只装一万多两银子,船员除张鹏外,全员上船,离开码头出港。

    张鹏一直想退休回家养老,不能让老头随船回台州,不然回去后就不来了,不能失去这个老宝贝。

    九月底冬季季风来了,又没有完全来,海上时不时吹北风,时不时吹南风,上半天逆风航行,下半天顺风航行,难受极了。

    基本空载航速就是快,仅仅第三天晚上,启新号就航行到台州,在椒江入海口休息一晚,次日早上停靠在徐家造船厂。

    第二艘新船正在收尾舾装,还需要十天左右才能完全造好,来早了,徐应林从城里赶来后为杨峥介绍。

    “杨兄,这艘船还是用最好的木料,你看看这木头,多粗多壮,和启新号一模一样。

    横向主龙骨细了两分,纵向主龙骨粗了五分,这艘船绝对不会纵扭。

    纵帆和货舱吊井、吊机全设计的最方便最实用……”

    杨峥问道:“徐兄,这艘船造起来顺手吧?没有难度吧?”

    徐应林道:“没有没有,一点难度都没有,顺手的很。杨兄,你是想造更大的船?”

    杨峥点头道:“没错,2000料,排水量640吨的船,徐兄有没有把握?”

    徐应林想了想道:“别的都可以,不太难,纵向主龙骨的木材必须更好,必须要用五十年以上的铁力木、栎木或槐木,铁力木最好。

    船更大了,龙骨必然更长,横向龙骨不担心,纵向龙骨的拼接得加强,必须要想点办法。”

    杨峥也想用铁力木,可惜铁力木比较贵,也不太好找,需要好好打探一番消息,才有可能找到足够粗足够长的阴干铁力木。

    纵向龙骨从船艏到船艉,长几十米,很少有树能长到这么长这么直,就算有这么长,树梢部分也很细,强度不够,锯掉后长度不够。

    所以得拼接,挑选几十年上百年的老树,使用最粗强度最高的一段,几根一起用榫卯结构和大铁钉连接到适宜长度。

    “徐兄,能找到铁力木最好,找不到再用栎木槐木。

    龙骨的拼接可以用钢制套筒和钢制箍加固,相信榫卯结合、钢钉钉紧、钢制套筒稳固、钢制箍加强的话,纵向龙骨加长后的强度没有一点问题。”

    徐应林点头道:“嗯,这种加强办法可以,应该可以确保无虞。”

    杨峥不好意思地道:“徐兄,愚弟想把桅杆风帆改一下,改成四根更高大的桅杆,挂更宽面积更大的软帆……”

    徐应林苦笑:“杨兄,你这是一次次挑战我们造船匠的技艺啊!哪儿有你这么改的?这才准备造第三艘船,你数数你改了多少次船型?福船让你改成啥样了?

    改的更大,更长,更窄,更低,桅杆更高,更多,炮位改了,火炮多了,增加吊井,增加龙门吊,增加转杆吊。

    还要改成更高桅杆,更大的软帆,俺们造船技艺再好,也耐不住你这么改啊!”

    杨峥尴尬地摸鼻子,把福船船型魔改的这么多吗?这还是福船吗?

    看把徐应林和造船工匠们都愁成啥样了!

    愁急眼了!

    杨峥赔笑着劝道:“徐兄,别总抱着老船型不放啊,你看咱们把福船稍微改了改,启新号航速多快?只稍微不稳定了一丁点而已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