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印刷机成功-第3/3页





    转一圈印刷一张,转一圈印刷一张。

    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墨水反应不过来,影响印刷效果,纸张也容易卡住,最快一秒转一圈,一分钟60圈。

    机械联动结构原理很简单,一个动力齿轮能带动很多个小结构运动。

    想把各种运动组合在一起挺难,每个小结构运动的顺序得设计好,运动的范围得设计好,位置也得设计精确。

    否则看着很有规律的在运动,实际上是瞎动弹,不出效果。

    纸张很薄,各零件之间精度必须保证非常精密,与纸接触的面得包裹软皮,可以增加很多容错率,也不容易卡住纸,有软皮缓冲,运行起来还能稍微柔和点。

    印刷机不大,大致设计很简单,只是调整测试起来太难了,要把那么多小结构联动起来,还真不是容易的事。

    大部分零件使用木材制作,少部分如齿轮、细轴等零件使用钢铁打造,再辅以铜皮和布,可靠性很高,用十几年二十年不容易坏。

    古代一般良心的商家,和很有良心的商家,卖的耐用型商品都很坚固耐用,比如桌椅板凳床和衣柜,非常坚固,用二三十年不容易坏。

    八天后设计图画好,一台较粗糙的样机也做好,各处调整到位,装纸和墨水测试结果很顺畅,不容易卡住。

    一般的墨水上墨比较好,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仔细看印刷出来的字体就能发现瑕疵,这是墨水性能与印刷机不匹配,得使用或研究最匹配的墨水。

    很多张图纸拿去给林老板看,林老板看的晕乎乎的,很明显看不懂,找来木匠,也看不懂。

    不过不影响付钱,杨峥主动一提,林老板不太爽快地取出一千两银子给他。

    林老板已经把木匠铁匠和材料准备好了,杨峥把银子带回家放好,把样机带过来,指导木匠铁匠做零件。

    有图纸和样品在,各零件都不大,做起来很快,一天时间做好,组装后调试到位,一试有点问题,再调试,没问题,印刷成功。

    一个人给印刷机供纸,一个人在出口接纸并摊开晾一会儿,一个人摇动摇把印刷,一个人整理墨水晾干的纸张,四个人配合好,印刷速度飞快。

    林老板骂工匠道:“笨手笨脚的,那纸能有多重?连张纸都放不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