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採购员的人情世故
br />
在周胜利的带领下,二人离开大路,拐上了一条崎嶇不平的小路。
一路上李安业骑着自行车,只觉得屁股都要被坐垫给震麻了。
看来这採购员的工作,外人看起来油水多,是个肥差,但其实並没有表面上看的那么光鲜亮丽,就这崎嶇不平的路面,都够人喝一壶的了。
大概骑了两个小时左右,周胜利才带着李安业在一处村庄停了下来。
周胜利领着李安业推着自行车进了村,接着他找到一个精瘦的小老头,估摸着是村裏的支书,说明了来意。
这个村支书看样子和周胜利熟稔得很,稍微聊了两句,就让人去叫村民抬东西去了。
这裏公社下面的一个生产队,平时多余没有上交给公社的粮食,就会卖给各个大厂的收购员,换一些钱票改善一下生产队裏的设施。
“像咱们这些没门路的,就只能来队裏收购一下粮食,级別高一些的採购员基本就会去公社採购粮食。”周胜利在等待的时间,抽空给李安业解释。
“在队裏能收购到的量一般不大,不过太多了自行车也运不回去。”周胜利说着,露出了一个笑容。
“不过今儿安业同志你跟着来了,我可以多收购一些了,这不马上月底了,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呢!”
李安业立马听明白了周胜利的意思,这是要让自己给他当运输工具呢。
他当即就拍了胸脯,“你放心,我力气大,能帮你运不少呢!”
李安业也不含糊,既然跟着来学习来了,帮忙做点事情是应该的,毕竟人的帮助都是相互的。
周胜利闻言,立马露出了第一个真心的笑容,他拍了拍李安业的肩膀,“那我就先谢谢你了。”
说着,他也作爲回报,跟李安业事无鉅细地说起了採购的规矩。
採购员下乡採购,一般都是先自掏腰包,把东西收上去,然后运到工厂之后拿着生产队或者公社开具的收条去报销。
但是超过50元的交易,就不能这样做了,必须要厂裏去开设一个账户,公对公给公社的账户转账。
不过按着李安业和他的级別,在生产队是收不到这么多的物资的,得去公社採购才能用得上。
李安业认真地听着,默默地把注意事项都记在脑海裏,手上也没闲着,给支书还有周胜利都散了一根大前门,不一会儿生产队办公室裏面就烟雾繚绕了。
不一会儿就有两个小伙子抬着几个布袋子过来了,也有不少闻讯赶来的村民过来了。
一般村裏来採购员的时候,村民们都会过来把自己家裏多余的农产品换成钱。
有的村民提着一个篮子,装了些鸡蛋,有的则是一把大白菜,应有尽有,大家都拿着手裏的东西,老老实实地在办公室外排队。
周胜利先是检查了几个布袋子,裏面全是棒子麪,一袋看起来有十几斤的模样。
“还是老规矩,1毛3一斤吧。”周胜利给村支书散了一根大前门,“这裏一共多少斤啊?”
村支书接过烟,笑眯眯的,“一共46斤。”
李安业默默地立在一旁,仔细地观察着二人的互动。
採购员下乡採购是不需要给粮票的,毕竟这东西在农村也不流行,所以收购价格会比市面上要稍微贵上几毛钱。
科裏面的规矩是棒子麪一类的粗粮,不超过1毛3就可以收购,大多数收购价格都是按照这个价格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