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 徐知诰的心事只说给宋福金听(上)



    夜晚,在徐景通开心入眠的时候,徐府书房的烛火还是没有熄灭。

    徐知诰眉头自徐景通出门之后再也没有舒展开来过。

    自十年之前,在吴国版图大定之时,入江都定难开始辅政之后,徐知诰感觉有千钧重担压在了自己的肩膀之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担子还在不断加重,去年末,刚好加到了万钧之重。

    之前,总是需要考虑到金陵的意见,对于五代时期上位者最为看重的军权,徐知诰从来不敢过分触碰。只敢让自己和自己的门客们在民政之上一展才华。

    重用文人,确实让徐知诰得到了来自江西、江南本地和北来士子们的归心。有用吗?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在吴国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那些和杨行密一起从唐末拼杀出来的“三十六英雄”。这些老将不死,徐温也好徐知诰也罢,一日都不敢对杨氏采取真正的取而代之的动作。

    重用文人既然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必然也伴随着很多弊端。基本没有过对外征战经验,全靠民政崛起的徐知诰,在吴**队中的存在感非常低,几近于无。特别是自徐温死后,拥有清晰的自知之明的徐知诰的压力与日俱增。后靠着自家好大儿捣鼓出来的白砂糖,安抚了部分军方头头,这才稍稍安心。

    只是这出使唐国一事又不得不接了下来,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派出哪位才俊都是他徐知诰莫大的损失。

    可不敢随意派一庸才去见唐皇,事情弄砸之后不说整个吴国,起码江北淮南之地均要沦陷。

    要是两年之后沦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江南江西之地也够撑起一个下国的体面。自己那个被爹坑了的好孙子不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坚持了十数年之久。

    只是现在不行,现在去江南,那就纯粹是给自家好四弟送人头,还是全家一起送。

    所以,本次出使唐国的一定得是既要有能力,又要很忠诚,还要敢担当的才俊。如此才俊,徐知诰的夹带里也没多少的啊。

    “吱嘎”一声,门开了,没有人禀报,徐知诰眉间的愁痕消散了一点,对着来人说道:“夫人那么晚了怎么还没安歇?”

    来的自然是徐景通的母上大人,徐府大夫人宋福金,“二郎,这几日书房的灯总是亮到深夜,切莫熬坏了身子。”

    把手中的食盒放下,她继续说道:“给你炖了银耳莲子羹,趁热喝。”

    “哈哈哈哈。夫人的银耳莲子羹可是又好一阵没有喝到了。”说完,徐知诰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食盒,端起小碗,一口吨了下去。

    徐知诰我啊,完全不带怕烫的。

    喜欢吃三分糖度甜食的徐知诰就是载在宋福金这一手银耳莲子羹里的。从她还是陪嫁丫鬟时候起,宋福金送来的银耳莲子羹,温度永远刚刚好,入口微热,回味甘甜。

    徐知诰自然是百吃不厌。

    见徐知诰如牛饮水一般将一碗银耳莲子羹喝完,已经习惯了的宋福金没有一句唠叨,只是用帕巾轻轻擦拭徐知诰的嘴角,喝得太快,有一点羹汤挂在了嘴角。

    擦完之后,就讲一个软靠放在了徐知诰的身后,知道流程的徐知诰自然身体后靠,全身肌肉放松,享受起宋福金的头部按摩。

    都是二十年的老夫老妻了,双方之间的默契让房间里只剩下了火芯子燃烧炸裂开来的声音。

    “二郎近来的忧思有点过度的了。”按摩了一会,还是感觉徐知诰没有完全放松的宋福金以肯定的口吻出声说道。

    长叹了一声之后,徐知诰握住了正在自己额头按压的双手,将宋福金拉入怀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