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北伐第一步!



    北伐需要几步?自然不是之前说过的那九字真言。

    如果将九字真言比做一份纲领性文件的话,接下来徐景通准备和韩熙载讨论的就是一五计划的制定了。

    徐景通问出问题之后没有等待韩熙载的回复,而是找到了纸和笔,在其上大大地写了两字:北伐!

    继续说道:“韩老师,顺推可能不是很好推。那我们就逆推。先把北伐的目标明确了。”

    “那自然是消灭伪朝,光复旧唐全境。”都讨论这些事情了,韩熙载也不准备藏着掖着了。乱世之中,哪个大丈夫还没想过手提七尺长枪,一身银甲,率领千军万马还这世间一个朗朗乾坤呢。

    “是的,我们北伐的最终目的肯定是消灭伪朝,那么我们必须要有军队。”徐景通又在纸上两个大字军队,“但是我吴国现在的军力强吗?不强,不然也不会让吴越和闽国继续存在。那就必须要强军!”

    “是啊,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韩熙载一点一点听着自家学生的分析,这真的是11岁的一个少年能做出来的分析吗?韩熙载此刻只感叹有些人是带着天赋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

    (徐景通:不好意思的哇,我是穿越哒)

    “俗语有云:兵马未懂,粮草先行。”在军队旁边又写了两字粮草,“老师,您是从北方过来的,北方如今可还能够满足就食于敌这一要求?”

    “自然不行,后唐伪朝连年刀兵,民生凋敝,百姓十不存一,产出着实少。”韩熙载继续说道:“是了,从这一方面考虑,若要北伐,还需要考虑到赈灾济贫这一因素,可不能光光军粮就足矣了。”

    “没错,老师,北方凋敝,我吴国若北伐,必然要挽救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徐景通见韩熙载跟上了自己的思路,非常开心,“但是我吴国现在虽在父亲的治理下薄有积蓄,但是用来应对北伐还是杯水车薪。”

    徐景通说罢在粮草下方写下两个大字:富国。

    “富国,这倒是新奇,为何不是富民?”韩熙载本以为徐景通会写富民二字,毕竟在他的朴素的价值观之中,民富则税赋多则国强。

    “因为时不我待啊老师。”徐景通自然知道富国和富民之间的区别和后果,也知道富民为上策,富国最多也就是个中策。但是,时间真的没有多少了,“老师,您也知道,若想练出一支强军,一般需要三年。而北伐,就算是最小程度的北伐,也需要十万正兵,无数辅兵。富民确为正途,但是耗时过长。而富国时间就短很多了。”

    增加财政收入和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难度不是一个等级的。

    “富国,如何时间短?”韩熙载不理解,不收税赋,国朝哪来的钱来练兵、屯粮?

    “隋开皇旧例。”徐景通一时三刻没办法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表述为韩熙载能听得懂得语言,所以只能把富国最为成功的帝王隋文帝杨坚拉出来当个挡箭牌。

    “开皇旧例,虽开皇是雄踞天下之后再行富国之策的,但也是有所可以借鉴的地方。”韩熙载同意了徐景通的胡咧咧。

    毕竟要是没有隋文帝的开皇之治,那杨广也没疯批到想成为那千古一帝。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韩熙载用了《左传》之中的典故来宽慰自己的好学生,“当年越王勾践都能用二十年来灭吴,景通你如今还小,还有时间。”

    其实韩熙载对于自家好学生这个时间焦虑一直都感到很奇怪,明明才11岁,怎么一直说时间不够呢。

    emmmmm,徐景通的内心是属于mmp的状态的,老师,不是我一定要骗你,但是我总不能说我不想和柴荣打对台所以才一直觉得时间紧迫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