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糖!糖!糖!(上)



    小步快跑回屋的徐景通,这是越想越兴奋。

    糖作为为人体提供热量的主要物,别称为碳水化合物。

    古语有云:主食一个胃,甜点一个胃。谁能拒绝甜点呢?

    当徐景通还是生活在21世纪的李璟的时候,发生事故的那个第三世界国度的国民们,就是嗜糖如命。所有的甜品上必撒糖霜,所有奶茶中必加方糖。

    他们的信条就是:只要甜不死,就往死里甜!

    糖这一字仿佛打开了储存在徐景通脑海里的某个文件夹,关于糖类的记忆不断涌出,就连之前在B站闲着无聊之时刷到的制糖视频也回想了起来。

    21世纪的那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在20世纪后期才实现了国民的吃糖自由。

    很长的时间段里,糖都是社会上层人士才能够吃到的金贵物品。

    这样解释了为什么流传到后世的西方人物油画中,大家都笑不露齿。

    一口小黑牙有什么好秀的。

    总不能学落樱神斧,拔下黑奴的牙齿做假牙吧。咦,真脏。

    在公园十世纪这个时候,大多数的社会上层吃到的最多也就是由麦芽熬煮而来的饴糖,或者由甘蔗榨取蔗浆而制成的红糖。

    这两种糖在色泽上真的没有什么竞争力,所以后来就被糖霜、白砂糖给完爆了。

    不过系统地讲述如何制取白砂糖的方法,还是得等到明末的宋应星完成他那本旷世巨著《天工开物》后,才大规模地被士绅团体所熟知并投产。

    现在,所谓的白糖还是在熬煮红糖,等红糖结霜,取其表面薄薄一层而制成糖霜。

    生产成本可谓是巨大。

    但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总结了一种将白糖的制作成本降低百倍不止的方法:“黄泥水淋糖脱色法”。

    可能在大明中后期,徐景通就没办法依靠这个方法快速发家致富了。可谁让现在才是公元十世纪呢!

    回到院中,徐景通走到书桌前,将纸展开。

    喃喃自语道:“让我想想,我在B站看到的那个视频所需要的原料是?”

    然后抬手就在纸上写到:一个大漏斗、原料是红糖浆和黄泥水、纱布。

    在阿市进来之时,就见到自家郎君在那边碎碎念:“没有纱布也没关系,普通白布也行,堵住漏斗口,用草也行。”

    还没等阿市缓过口气,见到阿市的徐景通就开始吩咐道:“阿市,你快去帮我寻个大漏斗、红糖,还有点白布。快去。”

    “郎君,这红糖为何物?”

    徐景通一拍脑壳才想到,这时候哪来的红糖,只有饴糖和蔗糖,而蔗糖又被称为石蜜。

    “红糖就是石蜜,你快去看看有没有的。”

    阿市连气都还没喘匀,就被徐景通接着指使出去干活了。

    瞧瞧这万恶的封建主义,这徐景通才穿过来几天就开始如此习惯地使唤人了。

    阿市毕竟是专业的,以最快速度将徐景通所需要的东西给找齐了。

    回到屋内,发现徐景通不在,寻遍院子,才发现他居然在小厨房生火,旁边还摆着一盆昏黄的水和一个空盆。

    天色将暗,阿市也没有太看清楚,不过还好,没闻到什么味道。不然阿市是真的要去将此事禀报给大夫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