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今天



为师”。(8)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

  

  《学记》:教育作用;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尊师重教;“教学相长”。

  

  4.儒学独尊与读经入仕教育模式的形成

  

  (1)秦代的教育政策与措施统一文字;禁止私学;实行吏师制度。

  

  (2)“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3)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经学教育;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

  

  (4)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5.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西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北魏的中央官学。

  

  (2)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学校教学和管理制度齐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考试的程序、科目和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道统说;“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师道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