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章:送给你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陈诚即便认定他是赝品,也给出了500块钱的底价,可见其制作者的工艺水平高超。

 最后一点就是鎏金表层。

 陈诚所理解的表面会存在瑕疵和氧化现象,实际上是针对青铜器的。

 鎏金则不一样,即便保存千年,表面依旧很光滑。

 因为金是稳定金属,不容易发生氧化现象。

 自此为止,他们俩的鉴定结果大同小异。

 但是,陈诚的鉴定就是到这一步就没有继续进行下去了。

 真正想要进行文物的鉴定,不仅需要进行外表和材料的鉴定,更需要考虑到历史渊源和背景。

 从文殊菩萨的外形来看,极具明代菩萨像得特色。

 具体作者的名字难以叫出口,但是林然知道,在明代末期,有一个很有名的的雕刻家和金银器匠,擅长以青铜为材料制作佛像和神像。

 在制作佛像和神像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同时在鎏金工艺方面也十分精湛。

 只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他的形象,是一个深沉的艺术家。

 他时常穿着一件青色的长袍,腰间系着一条红色的腰带,头发梳成两个髻子,一副沉稳的样子。

 每当他开始创作时,整

 个人就会变得非常专注,凝神聚气,如同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一般。

 书上将这一场景绘画的栩栩如生,当时他的作品有很多都被寺庙所收藏,可是随着明代末期的战乱,早已流失在了世界各地。

 连他的名字都没有被书籍所记载。

 传闻当中,这个不知名的工匠最得意的作品,就是鎏金菩萨像。

 在制作这尊菩萨像时,他花费了数年时间,不断琢磨和打磨,直到达到完美的程度。

 最终,他用鎏金的工艺对这尊菩萨像进行了精心的装饰,使其更加华丽和神圣。

 当他打造完毕之后,也最终撒手人寰。

 而这菩萨像也落入了当地的乡绅手中。

 虽然书上没有直说,但是通过作品可以感觉得到,制作者是一个非常谦虚和低调的人。

 他从来不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而是一直保持着谦逊和谨慎的态度。

 这才是自高级别的艺术家的水平。

 始终认为艺术是一种无穷尽的追求,只有不断努力和提高自己,才能创造出更加完美的作品。

 最终才诞生了这件作品。

 他的名字虽然没有被历史记载,但是他所创造的菩萨像,却成为了华夏珍贵的

 文化遗产。

 也就是他手中所拿的这尊鎏金菩萨像。

 整个鉴定过程,其他的人都陷入了沉默当中。

 他们听着林然的讲述,仿佛回到了明代末期战乱的时代。

 毕竟林然曾经是故宫博物馆的讲解员,在讲解过程当中,自然会融入一些说书的元素,让别人听得更引人入胜。

 本来就是一些外行人士,听真正的鉴定只能看个热闹,无法了解其中全貌。

 但是经过他一加工,所有的人就当做是听小说一般听完了全部的鉴定过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元代以后,鎏金文殊菩萨通常是坐在莲花宝座上,菩萨像的坐姿应该端正舒展,双脚交叉,面带微笑,整体气势庄严神圣。”

 “而这菩萨像却是站立的,所以应该是在元代之前的作品。”

 林然最后叹了一口气。

 可惜这作者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否则他的作品,别说是两百万了,恐怕就算是400万也绝对值得。

 所有的人无不震惊。

 连陈诚也无话可说。

 他们呆呆的看着林然,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

 “啪啪啪。”

 就在这时,台上传来了掌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而鼓

 掌的人正是朱老先生。

 “林小大家果然名不虚传。”朱老先生笑呵呵地说道,“连老夫都差点看走眼了,还以为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仿制之作,没想到竟然是前辈的作品,真是长见识了。”

 “朱老先生也是一开始被误导了。”林然笑道,并没有把功劳全部揽到自己身上。

 “毕竟陈公子说这作品是元代的,而大部分人如果看出了这作品,并不是元代的鎏金铜像,往往都会认定就是赝品,往后市的角度去考虑。”

 “实际上,成功只是捡了大漏,可是自己却没有想到。”林然笑着把菩萨像端到陈少面前。

 后者则是一脸崇拜的表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