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唐仕女锦盒



回到家中,关云已经在家里等他了。

 今天出门又没带他,让他有点不高兴。

 林然笑着说他这次是出去捡漏了,还把木盒给他看。

 看见木盒,关云不禁摇了摇头。

 虽然他不懂古玩,但通过这么长时间的交流,他也算是入门了。

 看着林然怀里的木盒,“这个木盒要有什么特点吗?”

 说完伸手去接,拿过的一瞬间,手上感到一阵压力。

 关云觉得自己的手在往下沉。

 这让他非常吃惊:“这盒子怎么这么重?”

 他力气是很大,可是在结盒子的时候,用的只是对木盒的力量。

 此时瞪大眼睛,观察着木盒。

 “方形木盒,外表质朴,表面有红色涂料,上面雕刻着宫廷仕女。”

 关于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把林然给逗笑了。

 “你说的很对。”

 关云又是掂了掂木盒,递还给了林然,“林先生,你就别拿我开刷了,这木盒竟特殊在哪儿?”

 他并不是收藏家,但这段时间和他们相处,觉得收藏还是有点意思的。

 林然正准备去接木盒的时候,从家里传来一个声音。

 “什么木盒,可以给我看看吗?”

 循声望去,竟然是郑学茗

 。

 “郑兄,你怎么到我家来了?”林然非常惊讶。

 郑学茗笑道:“今天我找林兄弟有事,刚好你不在家,便和你的父母聊了两句。”

 林然有些尴尬,笑道:“父母没受过什么教育,和你交流没什么问题吧?”

 “无妨,又不是讨论古玩,只是拉拉家常。”郑学茗来到二人身边,伸手接过了木盒。

 仔细端看了一下,说道:“看起来只是普通漆器,没什么特别的。”

 他当然知道林然不会做没意义的事,只是想听他对自己讲解。

 他把盒子递还给林然,林然伸手接过,笑道:“这是唐朝的锦盒。”

 几人回到客厅,郑学茗拿起木盒仔细观看,也是不解,“林兄弟,这绘画风格,不太像唐代的风格,怎么有点像和风?”

 林然又是把盒子抱了回来,“郑兄,你果然好眼力,竟然可以看出模糊画的风格。”

 “哈哈,我以前经常搜这种文物,早已习惯了。”郑学茗说道,“如果是霓虹的木盒,其实并不怎么值钱。”

 华夏人对于霓虹人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情绪,就算他们的文物很值钱,华夏也没有多少收藏家愿意买下,所以即便这是

 早期的霓虹锦盒,恐怕也不值钱。

 而且得知林然是从江华手中拿下木盒的,能够从他的手上拿走玉佛像,实际上是为了盒子。

 江华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人物,不可能看不出盒子的价值。

 林然笑道:“很简单,因为和田玉佛像看上去更值钱,这个木盒,应该只是赠品,江兄就给漏看了。”

 林然看上的不是和田玉佛像而是盒子呢,因为他们对这二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江华是当做文物来收藏,林然是挑选商品,角度自然不一样的。

 郑学茗看着木盒,仍然不明白林然为何还笑着。

 最后,林然笑着指着木盒道“郑兄其实你眼力确实好,能看出上面的画作,但是你弄错了一件事,虽然看起来很像和风,实际上是唐朝的画风。”

 霓虹深受唐朝文化影响,浮世绘就是基于唐朝书画创造出来的技术。

 他们并未学得精髓,只是学会了表面。

 两者确实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首先是在题材上,唐代书画经常会画一些仕女和宾妃,而浮世绘多以表现一些艺妓、歌妓作为目标。

 内容上,唐代书画也更加全面,除了生活以外,还会有一些生

 产劳动,从政的画面。

 浮世绘则是完全围绕着出游、行走、就寝和赏景的活动,凸显了享乐主义和世俗特点。

 当然,这些都是其次,最为关键的是,唐代字画讲究的是骨法用笔。

 在绘画的过程中,主要使用手腕的力量。

 比较好控制,在绘画中往往会融入书法线条的强弱虚实、轻重长短的特点。

 比如如唐代著名仕女画家的《捣练图》,里面就用了圆细劲健的线条,把女人的生动活泼形象生动地绘画了出来,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霓虹浮世绘,往往使用的是手肘的力量。

 因此,它们的线条会更加有力,但也不方便控制。

 往往需要用洗练大气,专注写意,对于人物形象的描述,往往流于表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