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鲁班滕王李元婴?



方丈和杨宇二人再次进入到了神殿当中。

 他们似乎完全没有看到林然脚边的文物,而是走到支柱旁,闭着眼开始感受大殿的雄伟。

 林然则趁此机会好好看手中的文物。

 唐朝鎏金莲瓣银茶托,高四厘米,直径十七厘米。

 茶托盘底心下凹,周围有凸起托圈。

 看上去就像一朵莲花,这种银茶托设计,承袭的正是隋唐时期的茶托盘。

 内部刻有几个文字,已经看不太清了,但林然通过仔细辨别,发现好像是“滕王使宅茶库”字样。

 “滕王?”林然心里一惊。

 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滕王确实在这边住过一段时间,据说是学习佛法,当年的皇帝已修行佛法为己任。

 所以唐朝时期,人们的思想开放,也极少酷刑,最终产生了万国来朝的盛唐局面。

 滕王,名为李元婴。

 封地于山东,此人善诗画,但贪财好色,寻欢作乐是人生目标。

 他曾经在全国各地修建了两座滕王阁,没想到他也曾经向佛。

 只不过,可能是因为参悟佛道不得志,最终走火入魔。

 当年的他并不满足于在封地活动,喜好游山玩水。

 来到葛仙寺,估计也是一时贪玩,然后和

 这处的大师交流之后,觉得很有趣,便出资修建了这座寺庙。

 而且,在寺庙当中应该住了一段时间。

 如果是身为王族的滕王的话,有一两件宫廷御用器物也很正常。

 林然靠近佛像,这尊大佛气势宏伟,目光如炬,被他盯着,却有种安详感。

 “这位就是葛仙大神,是传闻当中守护山灵,掌握呼风唤雨能力的大佛。”方丈靠了上来,双手合十祈祷,显得异常虔诚。

 在外面的佛像,原来只是仿制品,是后世工艺品。

 林然注意到葛仙大神的手指,似乎指着脚下的地方。

 他于是问道方丈:“方丈,请问我可以靠近膜拜一番吗?”

 在佛像周围有一个高台,拉着红线,用以隔绝佛像和来祈祷的众人。

 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在祈祷过程当中,做出有辱佛像之事。

 但出于对林然的感激,方丈欣然同意了。

 “施主请便。”方丈做出了个请随意的手势。

 林然也不客气,踏入了高台,双手合十,表现出虔诚的样子。

 但他却在逐步靠近佛像手指的位置,在那里看见了一张木桌。

 林然走到木桌前,打开抽屉,一阵灰尘扬起,让他差点咳出来。

 在鼻子

 前扇了扇,灰尘被驱除了,抽屉当中,只有一本书。

 书的表面已经泛黄,但是上面的字却清晰可见。

 《鲁班书》!

 方丈还在台下祈祷,并没有看到林然的表现。

 林然这才明白,为何这座寺庙设计如此巧妙,竟然是鲁班弟子设计的!

 鲁班人称公输班,春秋时期鲁国人,出身于工匠世家。

 从小就跟随家里人进行土木建筑工程,掌握了工匠技能,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现代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等,都是鲁班发明的。

 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工作过程当中自行领悟。

 可以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这本书,相较于寺庙,更是无价之宝。

 林然看了一眼方丈,他依旧在念念有词,完全没有注意到林然这边的动作。

 按照约定,只要林然修好了寺庙,里面的东西都归他所有了。

 当然,林然不是个贪婪的人,属于寺庙的东西,例如佛像、佛珠、木鱼等等,他一样都不会要。

 虽然那些东西很值钱,但他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

 除了佛家本身的东西,理论上他都可以拿到。

 《鲁

 班书》如果放在寺庙当中,绝对是暴殄天物!

 因为和尚他们可不会到处修缮古建筑,但这东西落在林然手中,意义就截然不同了。

 他早就决定走古玩这条道路,自然会见到许多的古建筑。

 免不了需要他出手帮忙修复的,手中的鲁班书,可以给予他修复的启发。

 想起了母亲告诫自己的话。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鲁班书跟着自己,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但考虑到鲁班书的“邪门”,林然没敢声张,反倒是直接将其揣入了怀中,快步退了出去。

 “施主看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