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心结



    傅邀月简直惊呆了。

    谢知筠是个嘴很紧的人,大抵因为从小就失去母亲,她很少同人倾诉心里的事,久而久之,许多事她也就觉得没必要同人讲了。

    若非同傅邀月越来越亲近,两人越来越好,这些事她也不会对傅邀月说。

    傅邀月见四周都无旁人,这才道:“你说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谢知筠垂下眼眸,她浅浅抿了一口茶,道:“元康四年时,附近多有动乱,这个你是知道的。”

    “谢氏是以诗书传家,百年来一直都乐善好施,谢氏的那个旧宅虽宽阔庭深,从外面看却有些陈旧。”

    “看起来,并非是多么富贵的人家。”

    诗书传家,百年延续,他们是琅嬛最有名的谢氏。

    “我记得这几年动乱,你家一直都没被侵扰过。”

    谢知筠点头:“是的,我猜测那些匪徒觉得我家抢来抢去都是书,房子也破败,还要惹怒整个琅嬛的文人世家,觉得这笔买卖不划算。”

    “也是幸运了。”

    但他们不动谢氏祖宅,谢氏的其他产业是会被波及的,尤其是田庄,年年都被抢掠,早些年时他们家的田庄只勉强够一家人吃用。

    也就是肃国公府定府在邺州,太兴、琅嬛等地都被划归给肃国公府,他们的日子才好过起来。

    就连粮食也是这几年才丰产的。

    “那时候家里的田中总有事,或者是佃农病了伤了,或是粮食被抢,元康四年那一次,是被抢了两头牛,佃农气不过同那些山匪争执,被打伤了好几人。”

    “这种情况是我们自要去看望。”

    傅邀月给她续了一杯茶,等着她继续道。

    谢知筠的嗓音清亮,娓娓道来时有一种别样的温柔。

    “那一次恰好父亲有事,当时战事平息,我又多管家中庶务,便自己出了一趟门。”

    谢知筠的目光悠远,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燥热的夏日。

    她记得自己没有打扮,只穿了一身旧衣,就领着朝雨和谢信出了门。

    那一日琅嬛路上人很少,大街小巷都冷冷清清的,许多百姓也不太敢出门,都是大门紧闭。

    谢知筠其实也有些紧张,她就让车夫加快速度,争取早去早回。

    “马车很快就出了琅嬛,去田庄一路都是官道,路程不过两刻,一出去我就看到附近有百姓在耕种,顿时放了心。”

    谢知筠看向傅邀月。

    她叹了口气,道:“路途之中有一处树林,马车会从树林一侧穿行而过,马车刚到树林边上时,轮子突然坏了。”

    “这是个意外,车夫也很慌张,我便让他抓紧修一修马车,别在这里耽搁。”

    “就在这时,在密林远处,我看到了一队军士,不用仔细看,我也知道那是青衫军。”

    卫家军的先锋营都是骁勇善战的精锐,他们统一穿着青色军服,百姓偶尔会叫她们青衫军。

    他们的身份很明显,谢知筠当时看到他们,其实是松了口气的。

    “可不知哪里突然来了一队匪徒,两边就厮杀起来,战场上刀剑无眼,血沫横飞,我跟朝雨都吓坏了,就连那车夫也哆嗦起来。”

    “可我们马车坏在那,不能走只能停,我们便只能在车上看着。”

    谢知筠当时藏在马车上,透过马车上窄小的窗口,看着外面的一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