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大破黄巾贼 韩文杰背弃袁本初-第2/3页
没钱没粮的管亥根本无法支持下去,经过一位高人指点,他这才带着人马攻入了河北。
杀入河北的管亥整天提心吊胆夜不能寐,毕竟这里离幽州更近,一旦公孙瓒再次南下,他想逃都逃不了。
为了不节外生枝,管亥一面叫人紧紧盯住鞠义军的动向,一面催促手下加速抢劫。
就这样,鞠义因为兵少不敢贸然攻击黄巾主力,管亥因为胆小不敢继续北上,双方只能一直僵持下去。
一个月后,幽州骑兵来了,公孙瓒将手下兵分三路袭击黄巾军,而那些黄巾则是一触即溃不堪一击,原来管亥早就神不知鬼不觉的退回青州了,留下的都是些临时招募的难民。
公孙瓒击溃黄巾之后没有直接返回幽州,而是将主力驻扎在巨鹿境内,他自己带着一队人马去见韩馥。
韩馥十分隆重的接待了公孙瓒,临走时还送给他许多钱粮。
公孙瓒走后,冀州的氛围也变了,那个唯唯诺诺的韩馥突然变得强硬起来,他减少了与袁绍的往来,更不再私下资助袁绍。
袁绍对韩馥的行为很不满,他叫郭图去见韩馥,向他索要钱粮。
韩馥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盛情款待,而是阴阳怪气的装起穷来。
从此以后,韩馥与袁绍的关系渐行渐远,而幽州的公孙瓒则是与韩馥变得热络起来。
其实一切都是李儒在暗中搞鬼,就连管亥北上也是李儒的安排。
当初韩馥之所以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就是因为幽州有个公孙瓒。这公孙瓒是幽州土霸王,哪怕是幽州牧刘虞在他面前也抬不起头。公孙瓒在朝中也有根底,他的老师卢植是官场清流,与蔡邕、马日磾等大儒交好,彼此互相帮衬,形成一股强大的党羽。这些人虽然没有袁家那样权势滔天,但是他们掌控了舆论的导向,他们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他们提出的各种观念都会被读书人追捧。
袁家曾经打算招揽这些大儒为自己办事,没想到这些人也有野心,他们不肯屈居人下,始终和袁家保持着一定距离,彼此间既有合作也有对抗,逐渐变成两个阵营。
公孙瓒就是那些大儒暗中扶植起来的,他坐镇幽州,手握重兵,向南随时可以进入冀州,向北则能推入草原,向东有辽东作为缓冲,向西又能链接并州,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起兵造反割据一方。
李儒对公孙瓒十分忌惮,始终没有很好的应对之策,正好袁家打算争夺天下,于是便借着韩馥的手把袁家势力拉入冀州。
冀州这块土地太有诱惑力,公孙瓒和袁绍都想得到他,冲突是无法避免的。眼见着袁绍已经在冀州投入大量钱财,再也无法收手,李儒这才选择出手,他派出一位使者去见韩馥,这个使者正是韩馥的老岳父王儒,那王儒如今已经六十多岁,早已赋闲在家,不知李儒用什么手段把他请了出来,叫他去游说韩馥。
王儒与韩馥相见正是管亥劫掠冀州之时,看着唯唯诺诺的韩馥,王儒气的直哆嗦,他指着韩馥的鼻子质问“你这蠢材,白白为人做看门狗,如今连儿子都被抢走,竟然还不醒悟”
韩馥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估计还是没有完全相信岳父的话。
王儒也觉得自己有些冲动,于是平复了一下情绪,放慢了语速,轻轻的说道“贤婿可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理”
韩馥点了点头。
“你已经死到临头尚不自知”
韩馥没说话,估计还是在与王儒对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