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蕴-第2/3页
孙琦宝本想再摸一摸老爷子的意图,顺便探探他是怎么得来这消息的,然而就在这时内室那边忽然就闹起来了。
孙琦宝这人最大的过人之处是长得俊气,俊到能够让女人看一眼就轻易不会忘的地步,单凭相貌就讨女人喜欢。而且他体格也好,自从十五岁成亲开始几乎能做到夜夜行房,而且乐此不疲。没过多久太太曾玉就受不住了,于是放开了让他娶妾收房的口子。因此孙琦宝家里女人多,而且个个都是明媒所娶。
如今孙琦宝上了些年纪,但心性还在。不过苦也就苦在这个心性不减上,虽然他心里是不服老,可身体终究是开始走下坡了。
孙琦宝前面娶的五个太太都留在老家。以往每次回老家,如果时间长,就雨露均沾;如果时间短,太太们之间有一种默契,就是依次轮流来。
默契时间一长就成了一种规矩,大太太曾玉心里有数,把持着这个规矩。每次轮到谁,曾玉就把一份燕窝送到谁的手里,让她亲自炖了给孙琦宝做宵夜。
孙琦宝这趟回来时间短,只有一天,这次该是轮到了老三,可三太太刚好身子不方便。按说这份燕窝就该送到老四手上,但是三太太没和人说,她和老五的关系好,还欠着老五一个人情,于是她就收了这份燕窝,转手送到了老五手上。
四太太知道之后就不答应了,这四太太性子**,她不针对老五,把脾气全都发在老三身上。开始的时候还是拉着大太太曾玉在评理,后来就变成了吵架。一旦到了吵架的地步就对人不对理了,话也就难听起来了。
四太太对老三说:你就是在那些驴马帮套身上吃饱了,自己吃饱了你就拿这种事出去送人。
三太太听到这话顿时犹如被雷击了一般火冒三丈,顺手抓起一只茶碗砸了过去。哪成想老四闪身躲了过去,身上只淋上一些茶水,而那只茶碗却落在了她身后的黄釉瓷如意上,茶碗粉碎,瓷如意断成了两截。
老黄是开蕴号的车把式,签了长契的。四少奶奶发泄在三少奶奶身上的那句话给老黄身上留了个笑柄,因为老黄就是家里专门和驴马打交道的,最懂得摆弄帮套,四少奶奶说的驴马帮套很容易让人第一个就想到他,不过也没人会信他能和三少奶奶有那种事。
老黄这趟赶大车从天津去镇江,驾辕和帮套特意用的都是骡子。路上他在大车店里遇到了老林,老林当时正在给店家戗菜刀。
老林给大车店磨刀不收钱,他在店里歇脚也不用花钱。老林戗完菜刀又开始磨铡刀,老黄想起自己车上也带了铡刀,也该磨了,就问老林磨个铡刀多少钱。
老林说:捎带的事,都是来一起投店的,不收你钱。
等老林磨完刀,老黄就跟店家要了两碗酒。老林也不客气,拿出两个自带的馍,泡上开水和他在一桌吃了起来。
老黄这时就和老林提起了天津开蕴号找锔匠的事:那瓷如意一碎,据说三少奶奶当场就蔫了,晚上又开始有些发癫,隔天居然在房里上吊自尽了。你说那东西是不是邪性?三少奶奶走的当天,五少奶奶就来病了,紧跟着四少奶奶也病倒了,后来二少奶奶也说自己胸口开始发慌。你说那东西邪不邪?那大少奶奶肯定是坐不住了。
老林说:如意那东西有讲究,摆好了镇宅,摆不对还遮运,碎了肯定不是好兆头。
老黄:所以大少奶奶着急找人修,不过不光整个天津城没人能接上这活,从BJ找来几个也都干不了。
老林说:那肯定是精细活。
老黄:那肯定是精细了。
老林叹了口气:我们这行就剩下世面上干粗活的了,现在能干精细活的太少,关键是这种精细活太少,不是当营生的门路了。现如今就算干粗活也要有贴补才行,所以说十个锔匠,九个磨刀,我这不也是顺带着给人磨刀,要是没个贴补连饭都吃不饱。
老黄说:我以前没想到你们这行里还有这么多门道。后来又从京城请来个老爷子,还是我套车去接来的,说是一个王爷给介绍的,专做锔补缮金。但是这老爷子没接这活,说是干这活要折寿三年,年轻人可能无所谓,他这把年纪总共能不能再有三年寿路都不好说。
老林说:他这话就有点唬人了,怕是他不敢接吧。干这行讲究眼准手稳,上了年纪眼花手颤,粗活还能凑合着干,太细致了不成。我猜他应该是带了徒弟但还没成手,本想让徒弟替他干,但是搭眼一看就知道徒弟还干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