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初到泾州-第2/2页
当然了,宇宙万物是守恒的,有所得必有所失,通过担任挽郎入仕的官员,一般都会被同僚们鄙夷、排挤。
道理很简单,我特么辛辛苦苦十年寒窗苦读,你特么抬一回棺材就爬到我头上去了,换谁能咽下这口气。
而韦皋在华州做参军时,也因此多经历了不少波折坎坷,人情冷暖。
郭映自然不清楚这些,但对韦皋这个人还是很看好,只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他的能耐。
作为穿越者,他其实不太需要慧眼识珠,更多时候直接按图索骥就行了,毕竟哪朝哪代都少不了牛人。
“孟夫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依我看,这是老天爷要降大任于你呢。”郭映笑着接过话茬。
坦诚讲,他也想看看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书生韦皋提前数年出现在唐蕃边境上,会给历史带去怎样的变化。
毕竟历史上的韦皋就是和孟珙、韦孝宽一样的防守大师,而且他还极其擅长防守反击,在防守中调动敌人的兵力,将其歼灭。
“若真有此福缘,我定当好生珍惜。”韦皋拱了拱手,认真地答道。
……
七月十八,末伏这天,郭映一行百余人终于赶到了泾州州治,安定。
这里也是泾原军的主营盘所在地,节度使府就在城内。
泾原镇的设立是在十一年前(768年),当时代宗皇帝为了控扼吐蕃,拱卫西京长安以马璘为泾原节度使,令其统领安西四镇、北庭行营兵马移镇泾原。
泾原军的总兵力一直在两万到三万之间,其主力是安史之乱时入卫中原的安西、北庭精锐,虽然只有一万五千兵士,但因战力强悍的缘故,一直被算作主力大镇。
大战、恶战从来不会少了他们。
当然了,当年入卫中枢的安西、北庭士卒、将领如今大多已经故去,现如今行营中的安西、北庭士卒除了幸存下来的老兵和他们的子弟外,基本上都是后来从边疆招募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西、北庭军。
另外几千士卒则是来自四方的防秋兵,这是在安史之乱之后,朝廷为遏止吐蕃东侵而从关东藩镇中征发的军队,一般都由当地节度使使府下的兵马使统领。
郭映一行官印、告身、路引齐全,又有圣旨傍身,入城自报了名号之后,就顺利的进入了节度使府。
无奈段秀实不是那种谄上欺下、阿谀小人,在听说郭映的身份之后,他并没有亲自出面接见,只是让掌书记古之奇、右厢兵马使冯河清略做款待。
不过,段秀实倒也没有刻意为难他,在知晓让他去连云堡接替原来的堡将张明戍守是天子的旨意后,立即就派出了亲信十将张羽飞、孔目官岐灵岳沿途护送他走马上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