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汾阳王府、侠义八郎(上)-第2/3页





    “是啊是啊,八郎素来嫉恶如仇,断不至于无缘无故动武,定是那位命官做了恶事触怒了他。”

    一群半醉半醒的酒客也跟着附和起来,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听过郭八郎仗剑行侠的故事,心里向往得很。

    青衣士子闻言放下了茶盏,脸上浮现起一抹戏谑的微笑:“此事么,倒也确有内情,你们可知,八郎打伤的那位官员是何人?”

    “庙堂之上的事儿,我等草民如何知晓……”

    “快说快说,休要卖关子!”

    一帮子听众早就心痒难耐,见状连忙催促着青衣士子揭开谜底。

    “呵呵,既然诸位这般迫切,某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青衣士子抚掌而笑,接着指了指城南,低声道:“那位命官姓韦,单名一个伦字,乃是正四品的太常少卿,不久前,韦伦被圣人拜为了通和吐蕃使。”

    “这通和吐蕃使是个啥官儿?咋听着怪怪的……”

    众人闻言愈加疑惑,不约而同地看向了那青衣士子。

    “这通和吐蕃使不是官儿,是个使职。

    圣人有意修好与吐蕃王朝之间的关系,准备放归先帝以及肃宗皇帝时俘虏的吐蕃将士,还有这两朝扣留的吐蕃使臣,并且赐给衣物。

    韦伦这个通和吐蕃使就是负责此事的。”青衣士子满面怒容解释道。

    “什么,竟有这等事?”

    众人闻言,皆是感到不可置信。

    自从安史之乱后,吐蕃几乎年年寇边,岁岁入侵,河西陇右几乎尽陷于吐蕃之手,数十万将士血洒疆场,上百万生民沦落胡尘,就连帝都长安也曾一度沦陷。

    西北万里江山,只剩安西北庭孤悬一隅。

    如今圣人刚刚即位,竟然就迫不及待向吐蕃求和,还要放归那些杀人如麻的战争罪犯、赐给衣物,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长安城中的平民哪家没有死于吐蕃人手中的子弟,当下众人就怒不可遏。

    “与吐蕃媾和,亏得朝中大臣想得出来!”

    “圣人糊涂,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岂能如此草率放归!”

    “韦伦卖国求荣,该杀!”

    “八郎做得大好事。”

    ……

    “嘘~~~”

    青衣士子见众人群情激奋,脸色一僵,连忙抬手示意众人噤声:“讪谤圣人,非议朝政,你们想找死可别带上我!”

    众人见状方才冷静下来,不再言语。

    毕竟青衣士子所言属实,若真闹出什么事儿来,吃亏的终究只是他们这些庶民罢了。

    而且庙堂之上的肉食者也不会因为他们几句话就更弦易张。

    “依兄台之见,圣人又会如何惩戒八郎呢?”

    沉默片刻之后,忽然又有人问,这话直戳要害,瞬间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圣人心思,我一个落魄士子岂能得知,不过八郎毕竟是老令公子嗣,断不至于丢了性命。

    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怕是朝堂之上的主和派要趁势发难,弹劾老令公“纵容子弟破坏两国邦交,挑起边衅、挟寇自重”了。”

    青衣士子一副看透世态炎凉的模样。

    “如此说来,八郎这次可是捅破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