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天上不会掉馅饼-第2/4页
在世界的民族之林,就是这么残酷,物竟天择,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不过明军没能抓住博洛和庄妃,这一路建奴迁徙的速度非常快,在明军忙着摆平漠北诸部的时候他们继续向西北方向迁徙,然而问题西伯得来并非无主之地,建奴很快就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凶悍的哥萨克。
此时的沙俄同样在极力往东方扩张,大批富有冒险精神、嗜血成性的哥萨克骑上战马,挎着火枪、抡着弯刀大斧奔向东方,现在他们已经在西伯利亚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据点,生活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土著万万不是他们的对手,不是被驱逐就是被屠杀殆尽。
正是因为哥萨克的存在,漠北蒙古才不能不南迁,南下侵略大明,在侵略大明失败后,残部投降了清朝,此时的清军往西北迁徙,正好跟哥萨克撞了个正着。
在原来的历史时空,大清让沙俄欺负了个够,从康熙一直到溥仪,几乎从来没有占过便宜。但是博洛可不怵这些哥萨克,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怕也没用,总不能调头跟明军追兵血拼吧?
要知道在清国最强盛的时刻,他们拥有二三十万军队,依旧不是大明的对手,现在就这些人马,还不够给大明塞牙缝的呢?可是,清国要活,为了争一条活路,打吧,不打就只能灭绝了。
于是就爆发了一系烈列激战。
一方面建奴是真没有退路,一方面是在这个时空的建奴其实远比历史上的清军更强,清军人数不多,满打满算十八万人马,号称二十万,入关后这小二十万人马迅速分散,就成了鸡蛋兼并上的芝麻。
而且留下辽东的建奴都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倒霉蛋,他们要装备没有装备,要战斗意志,没有战斗意志,要能打赢才是怪事。可是现在却不同,他们虽然只有三万余人马,其中过半是妇孺,至于老弱则不足十分之一。
一万多名建奴精锐却装备了大约五千支火枪,只是子弹不多,只有十几万发,而且没有生产能力,用一发少一发,这是清军占据上装备上的优势,但是优势不明显而已。
可问题是,他们的对手却哥萨克骑兵,哥萨克骑兵的战术跟此时欧洲主流的回旋骑兵差不多,就是骑马冲近敌军然后用火铳射击,打完一枪便退回去装弹,再冲,等用火铳将对手阵脚射乱了再扑上去用马刀砍杀,在欧洲,这属于比较先进的骑兵战术了。
不过面对清军骑兵的时候,这一招反而不灵了,要知道哥萨克装备的火铳,只有在二三十步的时候才有一定的精度,而且射速极慢。然而问题是,建奴的骑兵,在发射轻箭的时候,可以发射连珠箭。
就是用弓箭可以射出半自动步枪的射速,在与清军对阵哥萨克第一次品偿到了被蒙古大军支配的恐惧。
仅仅一个照面,清军就射出密集如雨的箭矢,那些哥萨克骑兵瞬间就被射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特别是建奴军中还真有不少蒙古人,他们发出如同野兽般的嘶吼,这反而让哥萨克感受到了上帝之鞭的威力。
于是,原本在撤出辉罕城,已经士气低落,粮草几乎丢光,已经走得无路的清军,获得了原地满血复活,他们已经被明军打出心里阴影,反而在哥萨克骑兵身上找到了自信,一场将近两万余人马的骑兵会战,仅仅半个时辰不到,就决出了胜负。
六千余名哥萨克骑兵及其仆从军全军覆没,只有不足百人逃出了生天。而博洛麾下的清军伤亡不足百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