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追上卢建斗那是别想了-第2/4页
宋献策接口道:“王上一语,正中要害,当此时也,外人看我军煊赫无比,不敢违迎,但其实则内部空虚,无法支持战争。北京大胜为大明奠定强局,余威甚至可以福泽数十年,却也产生了极大的内耗,至少需要三年的休养生息。当今之势,宜静不宜动。”
与一心想着建功立业,封侯拜将,晋升元帅的将领们相比,宋献策的格局其实更大一些,他考虑的问题更加全面,这场战争虽然在程世杰获得了胜利,却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不仅仅北直隶被打烂了,但问题是,大顺军接受了宁海军的改编,却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宋献策的大顺军可是用采取土改的方式,基本完成了对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直隶北部以及北直隶一部的土改。
这个政策与大明是既定政策是冲突的,也与辽东的开发政策是冲突的,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因为不一样的政策,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而且,宋献策虽然是原大顺军的统帅,也是第十三至第十八旅这个山头的带头大哥,可问题是,宋献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将领,元帅的军衔对于宋献策没有半点兴趣,他最大的目标则是顶替孙之澋,成为大明的首相。
孙之澋点点头道:“不错。此时伐交,胜于攻占,此时用缓,胜于用急。”
周宁却举起手道:“王上,按照现在的天下大势,有很多事情,我们其实可以通过交涉来完成。”
“你是什么意思?要重赏吴崇明这个出卖统帅的小人?”
张裕一脸愤愤的道:“他今天面对强敌可以出卖高第,有朝一日也会面对强敌出卖王上,难道你们想接降纳叛,不分青红皂白?”
“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只是……只是方法上要讲究技巧,一来避免内部发生动荡,二来避免可能顺势归降的势力产生异心。”
陈国栋看完了刚刚调查的吴崇明的履历,叫道:“像吴崇明这样不忠不义的将领何其多也,他们若是都顺势归降,让他们与某同殿为臣,谋不屑为之!”
陈国栋对于吴崇明可以说是真看不上,他甚至比反感孙可望、李定国他们还要反感,李定国和孙可望只是因为张献忠死了,再转投了程世杰,然而问题是,吴崇明可以算是三姓家奴,他本是李如的亲兵出身,后来李如松死后,跟了李如祯。
从李如松再到李如祯,接着跟了吴襄,随着吴襄的提拔,他吴如祯成了吴襄的嫡系,不过他真正发迹却是因为高第,可问题是高第明明对他有知遇之恩,如果山海关守不住,吴崇明被打败投降,陈国栋说不出什么。
可问题是,吴崇明的性质太坏了,他简直就像三国时期的吕布,如果把吴崇明当成千金买马骨的马骨,那未来不知道会有多少吴崇明投降程世杰,到了那个时候,他连睡觉都不敢闭上眼睛。
“国栋,你先坐下来,让周宁说完!”
别看陈国栋职位不如周宁这个总参谋长,可问题是,陈国栋的资历比周宁要老得太多了,他和沈明遇一样,都是程世杰的门人出身,宰相门下还七品官呢,更何况是程世杰的门人。
当然,现在的陈国栋已经自领了自己的角色,他应该算是没有名义的锦衣卫外加东厂提督。
将一切威胁消灭的萌芽之中。
不过,陈国栋却不敢在程世杰面前造次,程世杰让他坐下来,他就坐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