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感动专家



话虽如此,看着报纸,尹伟伦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作为一个出国留学生,他见过的世面要比国内人多得多。

 据他了解,不列颠作为一个高等发达国家,全国的民营实验室,也没有一百家。

 究其原因就在于实验室不比别的投资,它是一个长期的、却可能毫无经济成果的怪物。

 即便是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公司,也宁愿与国有科研单位合作,而不是自己花钱填这个无底洞。

 “我国现在很多事情都才起步,特别是民营经济这一块,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

 据我调查,现在大部分都是抱着钱好赚、地好拿的想法,什么赚钱干什么。

 说实话,我很难相信,乔总你作为一个农民企业家,竟然会做这种事。”

 乔建国笑笑道:“尹专家你说的不错,大部分人是抱着这种想法。

 而且我也知道,这个大部分人,不只是如我一般的农民企业家,很多如尹教授一般、有知识有文化的企业家,也在这么做。

 可我和尹专家的想法一样,科技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才是实现盈利的第一动力。

 所以我不但会建立如特种材料这样的工业研究室,如治沙防沙、有机种植、循环利用等农业研究室,我也会陆续建立。”

 尹伟伦听到此处,面色微微一动,“乔总,你真的在治沙?”

 乔建国知道尹伟伦动心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东马镇、恩和镇,现在都知道我的事。

 尹专家如果真的想知道,为何不跟我一起去见识见识呢?”

 尹伟伦想了想,“乔总,这样,你再让我考虑考虑。”

 尹伟伦不是李书良也不是陈希荣,这一考虑就是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乔建国又去找过他几次,他却绝口不提这事,大年十五,乔建国去时,他直接不在家。

 等过完了年,乔建国受到邀请又去了,开门的竟然是钱丽敏。

 “乔总,你真来了呀!”钱丽敏显得很惊讶,“快进来坐。”

 进了门,满屋子的人,除了钱丽敏,还有一个龙兴牧场的男生也在。

 乔建国估摸着尹伟伦这段时间就是去查他说的事了,等钱丽敏介绍完了众人,一问果然如此。

 腊月三十那一天,尹伟伦便跑到了呼城,想办法找到了她,问她治沙防沙的事。

 不止如此,尹伟伦还偷偷亲自去看了那一百万亩的沙漠。

 “乔总,我是真没想到呀,你竟然对防沙治沙抱着这么大的热情。”

 当着众多学生和同事的面,尹伟伦毫不掩饰心中的激动。

 “各位,我真的很感动,感动我国有一个这样远见的企业家,感动我遇到了这样的人。

 在这里,我宣布,我尹伟伦决定辞去京城林业大学教研室副主任的职务,加入龙兴集团。”

 哗~!

 不大的房间里挤满了人,有教授也有学生,所有人都惊呼起来,根本不敢相信这事。

 谁都知道,尹伟伦此次留学回来,学校是有意将其提拔为绿植学院副院长的。

 “连升两级,过不了几年,院长肯定是尹主任你的,你怎么这么想不通呢?”

 “老尹呀,你这是为了钱,要放弃对于学术的钻研了吗?”

 “啧啧,这要是真搞个什么名堂出来,咱们林业大学的校长,应该也是他的了吧?”

 “…”

 面对各种质疑,尹伟伦却只是一笑,一口喝光了杯中酒。

 “各位同仁、各位同学,我知道你们不理解,可当你们有机会去一趟龙兴牧场后,你们就会理解我的。

 我尹伟伦此去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名,而是要向千千万万奋战在治沙第一线的人学习。

 学习他们宝贵的实践经验,学习他们为了我国防沙治沙、不怕吃苦牺牲的精神。

 我还要让他们知道,在咱们国家,专家不只是会在上面高谈阔论的话筒,还能真正带他们将沙漠变成绿洲。”

 这一下子,轮到大家感动了,再也没有人质疑,有几个学生更是主动请缨要加入。

 年轻人都如此有激情,几个老资格教授也不好端着了,纷纷表示愿意远程支持。

 乔建国看着几个激动年青人,往后退了退,脸上露出了满意笑容。

 尹伟伦真不愧是专家,到了牧场没有半年,治沙工作就有了大的飞跃。

 首先是治沙的方法问题,由原来的面型治沙,变成了以深井为中心的点型治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