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两百万亩



原来还是要考验呀。

 乔建国很快意识到了苏应东的用意。

 这个领导兼专家,是在考验他对草原的认知。

 如果是以前的他,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自然会用力地点头,认下这事,而且肯定会执行到底。

 到了那时候,治沙专家的女婿把草原变成了沙漠就会成为苏应东脸上的屎,这一关肯定就过不去了。

 可是现在的他,已经是被女儿教导过的具有超前意识的投资者,拥有更加长远的投资经营理念。

 他现在在某些方面的见识,可以说已经超过了苏应东。

 “钱当然要挣,好日子也当然要过,要不然我怎么对得起叔叔你对我的信任?

 可我并不同意可劲地养牛养羊,更不同意为了钱,就把草原当作金坑一样,恨不能直接挖到底。”

 苏应东脸却是一黑,“你不把这个坑挖到底,你不可劲地搞畜牲,那你怎么让我女儿过上好日子?

 我也不怕告诉你,我认识的人之中,有钱有势的人多得是。

 你别以为有个几百万,就能让我女儿过上我眼中的好日子了。”

 乔建国装着有些激动的样子,“叔叔,草原也是有生命的,过度的透支,只会让它早早死去。

 到了那个时候,草原变成荒漠,我将颗粒无收,结果肯定会很惨。

 相反,如果我能利用得当,能有计划、有原则的放牧,它必然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到了那时候,我们能养得牛羊会更多,能赚的钱也会更多,将来一定能让晚晴过上你想要的好日子。”

 苏应东上前一步,几十年的艰苦形成的不摧官威,如有实质地铺展开来。

 “那我问你,这个将来是多久,五年、十年、二十年?

 还是像婉晴的妈妈一样,等她人老珠黄了,你才能给她一个她想要的家?”

 “我…?”

 苏应东神情严肃,带着几分悲凉和愤怒,乔建国一时之间也分不清是考验还是劝解了。

 可他知道,女儿说得肯定是对的,草原经营是一个长期、持续、逐渐深入的过程。

 只有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用心经营才能让它发挥最大的产出,才能利用它打造一个可以和伊力媲美的大型乳业集团。

 也只能这样,他对于草原的投资,才能超过对房产的投资,才能不白费了女儿的重生。

 “叔叔,你是防沙治沙的专家,肯定知道一亩草原要变成沙漠有多容易,也肯定知道一亩沙漠要变成一亩草原有多难。

 你说的不错,我的这一套一年两年、甚至是四年五年,都没有那种可劲放牧挣钱挣得快。

 可你给我十年,十年后,我一定能证明,我这种方式能实现最大盈利,能让晚晴过上你要的好日子!”

 苏应东仍是冷面相对,“十年,就算我有这个耐心,你有吗?”

 “我有。”

 “那我给你一百万亩沙漠,让你把它们花十年把它们变成草原,你敢接吗?”

 乔建国听女儿说过,八十年代,呼城周围还没有大面积沙漠,可在边境处,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沙漠。

 他严重怀疑,苏应东在给他下套。

 他冷静了下来,“叔叔,我是商人,凡事讲究个利字,这些沙漠多少钱一亩?”

 “只要你能治好,免费让你使用七十年。”

 花十年治理,七十年免费使用,总共就是八十年。

 这在新龙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也是这个时代才会有的特殊产物。

 特殊产物,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乔建国没有犹豫,也没有机会犹豫。

 “我敢!”

 苏应东双眼圆瞪,神情严肃至极,“你真敢!”

 “我真敢!”

 “即便是十年毫无产出,即便是这十年里,每年需要十几万的投入?”

 一年十几万,十年就是一百多万。

 乔建国来时就打听过,现在草原的承包价是一年一亩3利。

 一百万亩承包70年,那就是210万。

 价格是相差不多,可时间最长只有五十年。

 二十年的时间溢价,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即便如此,我也敢。”

 苏应东变得沉默,看着乔建国,凌厉的目光,仿佛要将他的胸口撕裂,看见他的心。

 乔建国迎着苏应东的目光,不躲不闪,坚定而执着。

 坚定地赚钱,执着地发财。

 “哈哈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