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往事并不如烟-第2/2页





    两百四十六口,虽然对外宣称是仆人杂役,但许多人实际上是三皇子的门客幕僚,在我看来,这么一群鸡鸣狗盗的门客围着他,他倒是有了几份孟尝君的感觉。树倒猢狲散,从长安到就藩,这些门客竟没走一个人。

    在左右威卫层层围绕着的六乘马车内,为首坐着三皇子李恪,左手是头戴白色小毡帽的回鹘祆僧世勋,右手边是十一二岁的男孩--李恪长子李伯岳,男孩腿上坐着七八岁的小孩--李恪次子李子陵。

    三皇子李恪在情事上也算可怜,有诗道: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斯人不堪怜。邀酒摧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更寒。钗头凤斜卿有泪,荼蘼花了我无缘。小楼寂寞心宇月,也难如钩也难圆。

    年少时,雄姿勃发,风流不羁。在兴宁坊一次庙会上相中了礼部侍郎之女,举案齐眉,夫妻和睦,两人成亲后育有一子,便是长子李伯岳。一年后发妻无故身亡,留下父子二人。仁宗又指婚御史中丞之女,二人婚后育有一子,便是次子李子陵,三年后因风寒不治身亡。一直到仁宗三十九年才续弦河东节度使之女与文华殿大学士次女。

    时人皆称三皇子李恪流连酒肆,性格怪癖,好于胡人交友。可不曾想他是借酒消愁,可惜愁更愁,自己也越陷越深,饮酒买醉来消解着内心的忧伤。或许爱情不该对一个宗室皇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皇室的每一桩婚姻都是权力的缔结,利益的交换,势力间的赌博。

    可一见钟情又是那么的深入人心。与众多宗室的婚姻不同,三皇子李恪是在说媒成婚前已对心爱之人芳心暗许,伴随着年少的勇气与单纯的憨气,向礼部侍郎家提亲。除了在皇妃名份上有过些许不愉快,但从两人初次相识到阴阳两隔,可谓举案齐眉,神仙眷侣。三皇妃亡故后的续弦之事,硬是被李恪拖了三年,跟仁宗犟了三年。对于第二段婚姻,这段皇子与御史中丞之女的拉郎配,李恪以相见如宾的冷漠对待,可架不住续弦皇妃的热情似火,李恪便又有了一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