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老父亲-第6/10页
    
    “她那女儿咋样?”“看着还行吧,她说‘女儿行,女婿还不行呢。时间长了跟谁也不行。’”“老太太有意思,肯定的。”“介绍给你?”“我,半截身子进黄土的人了!”
    “咱们是大半截身子进黄土的人,就剩个脑袋了!”两个人笑起来。
    父亲回家做饭。下面条,下一点儿,水哗哗开,又下几根儿。
    盛夏,蓊蓊郁郁的树像成熟的稻谷。老人们在阴凉处打扑克,下棋,呼哒着扇子。父亲坐在家里搓绳,家里的麻没有了,有尼龙丝,他分股儿慢慢搓。他以往就是这样为子女们送行,为他们搓绳捆绑行李,送他们下乡,上学,工作,远行。
    父亲上街买中午吃的。商场里很凉爽,只是人少,冷冷清清;走在里面,没有什么东西买,营业员只有冷漠的眼和脸。
    市场上,一排排棚子底下,熙来攘往,人声嘈杂。父亲走了不远,又掉头回来。不买东西吧,对不住小夫妇的热情,买了菜不做,就放坏了。
    市场的边角,有空闲的地儿。一些退休的人不买东西,每天像上班一样来这里,摞起货箱,或站或坐,打扑克。这里热闹,是人的聚集地。退了休的男人撂下饭碗,就溜达到这儿。父亲不参与,他从年轻时起,就不打扑克,上班之余做些家里需要他做的活儿。退了休他也不打扑克,不摸麻将,不喜“耍”钱。
    街边,有两棵大树,白松鼠似的干,秃秃的,零零散散地挂着几串香蕉一样的叶子。父亲碰到老友,问:“好几天了,也没看见你。你怎么啦?”“难受。我楼上的,人也不常出来,见着几回,拄着拐。头两天,他对门先闻到有味,叫不开门,报了警,找人开开门,人都死了不知多少天。”“他没孩子?”“人死了,人来了,有好几个。开始还打起来了。”“为财产!”“你的子女孝,给你买房子,给你送吃的,到饭店给你过生日,还有闺女给拆洗被褥棉袄……我死了都没人收。说不准哪天走着走着就倒下了。老话叫暴尸,遗臭万年。倒下了还吓着人,被人骂。”
    父亲说:“咱们一块走,我让他们一起收殓。”老友不说了,眼里闪烁着感激的光。
    阳光热烈地照耀,蝉在树荫里连片地鸣叫。父亲坐在大妹家说话,堂屋前后开着门通风。
    “咱爷爷的坟能找到吧?”“那个位置,能。”“在西岗的中间吧?”“地点没问题。当初平整地时,深埋,上面有石板。挖挖就知道了。你怎么问这个?”“三儿以前问过。等将来告诉三儿吧”
    父亲又说:“捎来一些旧衣裳,这些东西放在我那也没用,你看有用的挑一挑,不用的就扔了。这件绒衣是你嫂子的,也没咋穿,不嫌乎你就留着。”
    10
    入秋,早晚儿有了凉意。太阳落山了,大儿子送来吃的,放到桌上,是虾仁和米饭,他刚从饭店回来。大儿进卫生间撒尿,然后洗手,对着镜子看,说“胡子也白了。”老父亲没应答。
    “快吃吧,凉了。那我走了。”
    父亲躺着不愿动,他按遥控器打开厅里的电视,看体育频道,放的是足球比赛。快节奏解说的声音,赛场的叫声,遮掩老人空虚的内心。
    老人想往事:老伴在厨房里做饭,他站在厅里看电视。他愿意看新闻,重要的要凑近看,放大些声听,或者要求老伴停停活儿,悄悄的。不好看的内容时,他哈腰在地上找东西,捡起地上的头发和丝絮。
    早上晚上他都给老伴放几种药在一个盒盖里。老伴多睡,他叫:“起来,别懒。”每天他给老伴打针,是降糖的肚皮针儿,“你得学会喽,我要是先走了,你自己照顾自己。”老伴听着,眼里闪着泪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