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十三章隐藏的心





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的不公平是什么时候呢?柑南很清楚地记得,是“黄”的某位妇人对自己说“你怎么好意思跟【黄】的孩子抢东西”的时候吧。明明是双胞胎,却因为颜色的不同而被区别对待了。

        但那却并不是一次难以忘却的童年创伤,而是长达二十多年噩梦的开端。

        在仁德书院里,优于文章好坏的判断标准是颜色是否高贵,竞赛的机会、得奖的机会,全都优先给了【原色】。所以,当柑南旁边看着其它本事不怎么样的【原色】学生沾沾自喜时,走过来说“明明这次比赛最优秀的是柑南的作品”薙草就被当做了朋友。

        在医院里,优先于病情急缓的是颜色是否高贵,获得医疗的机会、负责医师的医术,全都优先给【原色】最好的资源。所以,当后来成为院长的叉梗来向柑南道歉说很抱歉在他十五岁时没能依据病情缓急给他优先急诊时,柑南便觉得这个人也不是不能处。

        当然,上述两人或许都只是看中的柑南【橙】(未来)族长的身份而已,可又怎么样呢?其他人甚至连“客气话”都不屑于说出口。

        而在惠比寿楼,想要让工作顺利进行下去,柑南又不得不利用起色层制度的便利。

        讨厌这样的自己,更讨厌的应该是自己竟然没有办法为此做些什么。也就是在那一时期,柑南注意到了海浬,当接近海浬没有被拒绝时,他多少获得了一丝安慰。

        色层制度是这座岛上的万恶之源,认清了现实后,柑南一面用圆滑的方式应对着所有人,一面尝试漂流来的书籍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一开始是在【橙】一族的宅邸的书架旁,然后是在仁德书院的图书馆,最后是在惠比寿楼自己的藏书室;在春日落英缤纷的早晨,在夏天蟋蟀轻鸣的夜晚,在秋日微萧瑟微凉的黄昏,在冬天柴火噼啪的炉边,在那些无人陪伴的、孤单的日日夜夜中,他一直徘徊在不同的巨大书架边,一本又一本地翻阅书籍,希望能够从中找到答案。有时在书本的占有上甚至还要经常跟道摩明争暗抢,不过发现道摩后面都会给自己一本复本后,倒也就无所谓了。只是印了油墨的纸张而已,是不是原本不重要,内容才值得关注。

        天供岛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到让柑南无限向往。越多的阅读,在某段时间带来的是越多的兴奋。不停地总结,不断地整合,当柑南以为他终于抓住了黑暗中的一点光明时,才发现那片虚伪的光芒一触即灭。

        最终的答案残酷无比:如果不出海的话,这座岛将永远没有改变。

        对无法出海的天供岛来说,这是个没用的、只会让人感到绝望的结论。无法出海的天供岛,只是靠捡着漂流品而发展起来的天供岛,没有更多的漂流品将无法前进,那就永远只能是没有意义的,缺少创造的仿制品罢了。在一潭死水之上,无论像朱砂这样的人投入再多的石子,水也无法真正流动,无法奔入大海。

        无法出海也没有更多有用的漂流品的这座岛,没有未来。

        所以柑南对谁都没有说起过,只是默默地把这个结论藏在心里。而每每遇到不公时,他又想到无法出海,绝望便又如落羽一般轻轻覆在心底。回过神来时,已不堪负重。

        柑南仿佛坠入了深海一般,即便还将手伸向不知是否存在希望的某处,也无可奈何地继续下沉,身周变得原来越冰冷,越来越黑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