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回 各凭本事-第2/3页
“我心里有个主意,提出来请大家一起琢磨。”
杨承应说道:“咱们把目标改一改,改成‘以战补户’如何?”
“妙啊!”
众人一拍大腿,纷纷竖起大拇指。
以前只听说后金劫掠明朝,没听说明朝劫掠后金。不是没想过,而是实力做不到。
渐渐的,人们都遗忘了这件事。
如今,后金主力都被调到攻打李朝,代善也被派去劫掠内喀尔喀残部的马匹,皇太极手中可用之兵甚少,正是劫掠他的大好时机。
不仅能“围魏救赵”解了李朝的危机,也能把迁徙来的百姓安置在耕地多而百姓少的复州和盖州。
“大家都觉得可行,那我们就照这个办法做。”
杨承应起身,“诸位听令!”
“大帅!”众将起身,躬身抱拳。
“命陈继盛、尚可喜、孔有德、刘天禄、孙定辽、邓长春,祖天弼,黄龙各率本部兵马出征,周文郁组织民夫随军和押运粮草。”
杨承应下令道:“鲍承先为监军,掌军纪和军功核定;宁完我为参谋。祖天寿、范文程及其他将领镇守盖州。”
“谨遵大帅号令。”
“各部准备,于十月十五日出征,不得有误。”
“是。”
后金军出兵的日期是九月二十日,得让他们多走一段路再出兵。
另一方面,杨承应出兵数量也非常多,粮食等需要准备充分。
陈继盛的水火二营士兵四千三百。
尚可喜的林字营和女兵营、女医护队,共计两千六百人。
孔有德的风字营,有骑兵五千。刘天禄、孙定辽和邓长春加起来七千五百。
祖天弼的山字营,有重甲步兵两千三百。
黄龙的火炮部队,两千二百。
加上直属杨承应的亲卫军三百,负责哨探的宁完我麾下标营三百。
披甲士兵多达两万五,还有大量的随军民夫。
沈阳,汗宫。
皇太极独自静坐在书房中,手中拿着一份情报,怔怔地出神。
尽管心里做好准备,但杨承应出兵的消息传来还是令他感到压力——杨承应麾下士兵全部披甲,还带了数量颇多的重炮。
杨承应依旧是以往的打法,直接一座座墩台和城池的轰,像拔钉子一样。
虽然,这不符合古之名将的气质,却非常好用。
“大汗。”
萨哈廉和德格类进入书房,看到大汗出神,小声请安。
皇太极面色深沉,无奈地说道:“趁我军主力出征李朝,杨承应果然出兵,而且像以前一样一个墩台一个墩台的拔钉子,已经快到海州城下。”
“我父亲此时正在内喀尔喀……”
萨哈廉还没说完,皇太极打断道:“我已经派人请大贝勒还师沈阳,共商大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