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回 提前安排-第2/3页



    

        而派的人,正是从小校升起来做把总的金国奇、张韬、陈邦选和吴良辅。

    

        他自己则亲自前往水、火、山等营视察,并且清点人数。

    

        另外,还将留在复州卫的林字营调回盖州。

    

        除了视察士兵,有鉴于上一次的粮食被卖出去囤积居奇。

    

        这一次,他还下令让所有粮行挂他的旗帜,没有的通通不许贩卖。

    

        说白了就是加强对米行的控制,顺便打击粮食走私。

    

        由于此时的金州镇距离后金非常的近,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惊动对方。

    

        很快,这些举措就落入皇太极耳中。

    

        “杨承应自倭国归来,下令提高普通士兵的饷银,已经达到了一年四十两。”

    

        主管对金州镇情报侦察的萨哈廉,向皇太极禀报道:“他在盖州清点士兵数量,还在扩建骑兵。最严重的是,随着对米行的管控,我们这边想得到米变困难。”

    

        “杨承应果然难缠,刚回来就给我送了这么大一份礼。”

    

        皇太极脸上没有一点表情。

    

        靠走私养活一国之人,那是笑话。

    

        少了来自金州镇的走私粮食,对正面临粮食困难的大金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让皇太极无语的是,他一直想获得哪怕一门红夷大炮,细作却连接触炮兵的机会都没有。

    

        比起漏得像筛子的明朝其他区域,金州镇太严密。

    

        “还有一个不好的迹象,大汗需要小心。”

    

        萨哈廉继续禀报:“杨承应在往盖州方向增兵!似乎有别的企图。”

    

        “他要攻打海州卫?”豪格脱口而出。

    

        皇太极瞥了他一眼,盯得长子低下了头,才道:“不愧是杨承应,已经料到我为了树立威望和粮食,有意攻打李朝。”

    

        “大汗的意思是……只要我们动手,他会毫不客气的攻打海州,直逼辽阳?”萨哈廉猜测道。

    

        皇太极点点头:“肯定是这样。”

    

        一想到杨承应麾下的精兵强将,大金君臣都感到头疼。

    

        比起明军的“耿直”,金州军简直是“流氓”,永远以多打少。你要是打他,他就躲在城里,你又奈何不了他。

    

        而且论训练和钱粮,明军和他们一比,就好比那乞丐和财主相比,不在一个档次。

    

        “二贝勒可是一直嚷嚷着要打李朝,我们是不是借这个机会明确拒绝他。”

    

        岳讬谨慎的提议道。

    

        阿敏的心思,在座的有一半都清楚,想做李朝的王,成为大金国的外藩。

    

        “没必要拒绝他。”皇太极摆了摆手道。

    

        顿了顿,他又道:“海州卫不比盖州等地,海州四面都是平原,杨承应又没本事在短时间内修城。就算拿下也没什么,我们只管攻打李朝就是了。”

    

        “大汗所言极是。”萨哈廉等人表示赞赏。

    

        新汗宫,崇政殿。

    

        这里以前是皇太极的四贝勒府,出于各种考虑,他没有搬到汗王宫居住,而是对四贝勒府进行扩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