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回 做好“帮忙”准备-第2/3页
因为后来平定李适之乱的首功,正是郑忠信。
张晚当时卧病在床,实际指挥交给郑忠信。
郑忠信于二月二十一日率官军在汉城府西郊的鞍岘大破李适,迫使李适等在深夜撤离汉城府。
战后,列为功臣一等,封锦南君,任平安道兵马节度使兼宁|边大都护府使。
杨承应因此让王绍勋把郑忠信拉上贼船,以便于少一个惹麻烦的人。
天启四年正月二十四日,寒意笼罩着汉城府。
李适反了!韩明琏、郑忠信都反了!
新王能否平定叛乱?
这个疑问谁也没办法回答!
城中的百姓们所能做的也只有——祈祷!祈祷战火不要烧到汉城府,否则又难免要生灵涂炭、流离失所!
王宫内,大小官吏、将领进进出出,宫内的气氛显得相当压抑。
正殿之中,李倧正与金瑬、李贵、张晚等商议愈发显得危急的战事。
“李适等逆贼到了哪里?”
李倧难掩心中的烦躁不安,说话的语气都很急迫。
特别是在看到都元帅张晚一副病秧子,心中更是平添几分丧气。
“启禀大王,逆贼速度有些快,适才接到前线军情,逆贼已经到了平壤府。李兴立率麾下兵力北上,意图堵截逆贼于临津江上游。”
金瑬目光炯炯,眼中充溢着无比的坚定,显得非常从容自若。
“堵截得住吗?”
李倧问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金瑬和李贵对视一眼,眼中都透出一股子担忧。
李兴立是什么德行,他们太清楚了。要不是有反正时“作壁上观”的功劳,压根没资格成为第一等功臣。
“臣以为,恐怕抵挡不住……咳咳……大王要早做安排。”
张晚话没说完,又咳嗽起来。
作为重病号又是老臣,有些话只有他能说也愿意说,对方才听得进去。
李倧瞧他这个样子,叹了口气道:“这可如何是好,逆贼麾下是国中最精锐的,谁能抵挡得住。”
殿内一片安静。
宁|边是防备后金的前哨,带的都是精兵强将,兵力之多达到一万两千。
在李朝,谁也没有把握能平定这股力量。
“大王,微臣有一个计策或许能转危为安,就是有些损失。”
金瑬出列,沉声说道。
“什么计策?快告诉孤!”
都到这个时候,李倧顾不得许多,还怕“有些”损失,只要能平定谋反就行。
金瑬道:“遍观国中没有人能抵御,只有‘借兵’。”
“借兵?借谁的兵!”
“大明金州镇。”
金州镇总兵杨承应,李倧对他的印象不错,是个拿钱办事的地道人。
而且他麾下的士兵军纪严明,骁勇善战,连建奴都打不过他,被赶出李朝。
借他的兵,非常放心。
李倧正要答应,有人出列反对。
“不可。”
出言反对的人是李贵,“杨承应此人贪得无厌,找他借兵平叛,非得给一笔不小的报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