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忽悠-第2/2页





  这是他根据《满文老档》的记载,画出来的进攻路线。

  前一世的他是军校高材生,地图作业可谓是轻车熟路。

  袁应泰一下子看懂了,捧着图,一脸赞赏。

  杨承应趁机道:“李永芳还告诉小的,他已掌握了辽阳的城防布局图,这就一并画给经略大人。”

  说罢,又将后世研究者总结出来的城防布局图,尽可能的还原了出来。

  袁应泰看过之后,大惊失色。

  “这些都是李永芳告诉你的?”他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一脸紧张地询问。

  杨承应点点头。

  袁应泰一屁股坐回椅子上,额头上细汗直冒。

  杨承应道:“李永芳告诉我,根据眼下的形势分析,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士兵都撤回来,全力守城。”

  “我以辽阳一座孤城抵挡奴酋数万贼兵,恐怕不是办法。倘若被团团围住,会把我们围困到死。”

  袁应泰不甘道。

  “奴酋野战实力强劲,眼下不是与他们在野外交锋的时机。而且,奴酋最擅长的战术就是利用溃兵轰开城门,如果在野外与奴酋交锋,胜算几乎没有。”

  袁应泰听了这话,开始沉默了下来。

  看得出,他的内心深处依然认为出城作战,才是应该做的事。

  假借一个真假难辨的叛徒之口说出的话,的确无法撼动袁应泰的既定战略。

  杨承应只好使出杀手锏。

  “辽阳是辽南和辽西的门户,一旦被打开,辽南沦丧奴酋之手只是时间问题,辽西也会受到攻击。”

  分析了辽阳的重要性后,杨承应以退为进,“当然,这一切的决定权都在大人的手上,小的只是带回李永芳的话。”

  这话不仅是以退为进,更是在用“君臣大义”和“未来大势”在暗戳戳的向袁应泰的心灵上施压。

  果然,这一番话激起了袁应泰潜藏的血性。

  这位历史上以自缢殉国作为结局的大臣,做下了一个影响后来局势发展的重要决定。

  守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