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8棍上当记-第2/3页
★★★
老聪明打小就聪明,一辈子没上过当受过骗。十里八村哪个不竖大拇指夸他是聪明人?虽说现在老了,脑子不像年轻时候那么灵活,可生活经验丰富了,反比年轻时还要聪明,自然绰号也就变成了老聪明。
老聪明一辈子只学会一套本领,那就是养牛。嘿!他养的那牛,膘肥体壮,个头大长得快。在这百八十里没人比得上。
秋天到了,城里一个专门以宰牛为生名叫黄二的,租了一辆汽车从他家买走三头大黄牛。待黄二将牛拉走,老聪明便骑上自行车要去镇里储蓄所存款。半路上遇到了回家探亲的女儿。
女儿听说父亲又卖了七千多元,高兴得非要看看钱不可。父亲也愿意在女儿面前显摆显摆,就转过身去从裤裆里将钱尽数掏出来。
女儿拿过几张百元钞票一看,顿时大惊失色:“老爸,这钱是假的!”
爷俩急忙坐在路边一张张查看。七千多元,没一张是真币。
“你个狗娘养的黄二,你可骗得我好苦哇……”老聪明一口气没上来,昏死过去了。
女儿急忙拦了车将父亲送到镇医院抢救。七日后,老聪明出了院。可他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非要进城去找黄二,把真钱找回来不可。
家里没人劝得住,老聪明把假币放在兜子里,揣了五百块真币进城了。晚上住在小旅馆,白天挨个市场走,专门围着牛羊肉摊转。城市再大,市场总是有数的。他不信就找不到那个黄二。
其实他根本不知道,在城里搞屠宰和卖肉虽属同一系统,却不是同一部门。这和农村不一样,屠宰卖肉一条龙。他找了三天,仍不见黄二的人影儿。到了第五天中午,才有了一点消息。心里一高兴觉得肚子咕咕叫了,就踅进一家小饭店,要了一盘麻辣豆腐,半斤水饺,两瓶啤酒自吃自饮起来。
算账时才知没有零钱了,就拿出一张百元大票。饭店老板找钱他也不看,接过来叠巴叠巴揣进兜里,出了饭店继续找人。
他不去市场了。他听一个卖牛肉的人说,黄二杀牛根本不来市场卖肉,全都批发给肉贩子和直接销往大小饭店。他认真问了黄二居住的大致方向,这才找了过来。
往前走了一段,突然听见一阵悲伤的哭声。他停住脚沿着哭声望去,见前面一棵树下蹲着一位农村老太太,正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旁边围了几个人,却都只管看热闹,没人问老太太为什么要哭。都是来自农村,一种同情让老聪明走过去询问情况。
原来老太太的老伴儿早年去世,儿子媳妇都在外地打工。一个孙子跟着她在一起生活。昨天来城里给孙子看病,因为钱不够,就将她年轻时压箱子底儿的一块银元拿出来卖。
谁知刚才一年轻人从他面前经过,不小心碰掉了她手中捏着的银元。那年轻人倒也懂礼貌,急忙弯腰捡起来递给老太太,还一个劲儿说对不起。
老太太倒也不怎么在意,接过银元来继续叫卖。等那年轻人走远了,她才觉得银元有点不对劲儿,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银元中间,对着边缘用力吹一口,然后拿到耳边听,什么声音都没有。
她这才知,原来的银元被那年轻人给调包了。她还指望卖银元的钱救孙子命呢,可这下什么指望都没有了,一急之下痛哭起来。
老聪明“唉”了一声说:“这城里人啊,花花肠子就是多。关键时候,还得咱们农村人帮咱农村人!大妹子,你这块银元我买了。”
“你买?”老太太愣了一下,“这可是假的呀!”
“假的我也买。”老聪明拿出一百块钱,想想,又将饭店老板找给他的钱也都拿出来,“这些够了吧?”
“够了够了,谢谢你呀大哥!”老太太高兴地点头哈腰连鞠了两个躬这才离去。
老聪明虽然送了人近二百块钱,可帮助了一个有困难的人,心里高兴。他掂掂手中的银元,装进上衣左侧上边的口袋,然后继续往前走。
他拐进一个胡同,继续寻找黄二。走着走着,突然从小胡同里蹿出一个年轻人,手中握着一把手枪:“站住!把你的钱都拿出来!”
“我的钱都拿、都拿出来?”老聪明愣了半天才明白遇上了打劫的,心说,“狗娘养的!农村都没打劫的了,这城里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