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塞北私访记一-第2/3页
李根为儿子选的吉日还没到,刘三本的妙计也还没想好,李根兰却开始有了妊娠反应,不用说一点油腻的东西都不敢吃,就连闻着味儿都呕吐,肚子的体积也一点点有了变化。敏感的母亲看出了破绽,忙向李根说了。
在父母的逼问下,李根兰只好实话实说。被激怒了的李根找到亲家刘三本说理,刘三本却说:“事已如此,我刘家选个吉日,把你女儿娶过来就是。等你儿子完全好了以后,再选个吉日把我女儿给你家送去,那不是喜上加喜亲上加亲了吗?”
可李根哪里能咽下这口气?宁愿让女儿把孩子生在自己家里,也要打一场官司,出一口恶气。便把刘三本告到了昌图知府堂下,说他骗婚,还说刘大本强奸了他女儿。可李根兰被传上堂来作证,却不承认是被强奸的。而刘家又有毁婚之嫌。这个案子确实难定,一连拖了三年也没有结案。
乾隆二十九年秋,乾隆皇帝微服出关来到昌图,在一家大酒店里品尝猪肉吨粉条喝山雁白酒时,听几个喝酒的闲人谈论此案,颇感兴趣,好奇心大起,知道民间传闻多有不实之处,要探个究竟,便去了昌图衙门表明身份,要亲理此案。
衙役把刘李两家人都传上堂来,乾隆皇帝亲自听了故事的全部经过,大觉过了一把瘾,然后提笔写下判词:“嫁女错得儿媳,娶妻错得女婿。虽然种瓜得豆,却是两家亲戚。各自领回妻子,何苦再伤和气。”
李根虽然心中不服,可皇帝御笔写下判词,也不敢再有怨气,只好面挂喜色叩头谢主龙恩。
三
有一年秋天,乾隆私访再次来到昌图,发现满大街都是卖白菜的商贩,感到有些奇怪,老百姓今年为啥都种白菜呢?便站在一旁观看。可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也不见有人过来买白菜,便问几个过路的人:“你们家不吃白菜么?”
人们回答说冬天用的白菜早就买好了,谁家能吃多少?也不知道出了啥毛病,今年昌图周围的老百姓全都种白菜。
看来过几天满大街都得是烂白菜。还有人说最可怜的是那些种菜人,白菜卖不出去,这一冬一春的日子可咋过?!
乾隆听了,心中更觉奇怪。就在这时,忽听有人大喊:“完了完了,又一个昏死过去了。”
乾隆寻声望去,见是一个卖白菜的老妇人倒在了白菜堆旁,便走过去问围着看的人:“你们为啥都种白菜?种别的菜不行么?”
一位老翁回答说:“你不是昌图人吧?怪不得不知道!这是知府的命令,说今年大白菜能卖上高价,比种粮食合算,就下令让我们毁了长得好好的粮食,改种了白菜。可谁知现在──唉!这位老妇人的老头子有病在家,等着钱治病,全指望卖白菜的钱呢。可眼看着白菜卖不出去──唉!能不着急吗?”
乾隆听了直在心里骂那些糊涂官,一个个都长了猪脑子,一点经济科学也不懂,一点市场规律也不知,想起啥干啥,梦着啥做啥,就会穷折腾瞎指挥,结果是老百姓跟着吃苦受难,恨不得亲手杀几个猪脑子官解解气。可又一想,即使把这些猪脑子官都杀了,也解决不了百姓的困难啊!再说,换上一批新官,也难保不了还是猪脑子。便恨恨地往回走,突然想出一条妙计。
回家京城,一天早朝,乾隆透露一条消息,说周边几个国家秋季干旱,所种的蔬菜绝收,向大清帝国求援,要求进口大白菜。乾隆还把价格说得极高,并决定在下月初成立专门负责出口大白菜的衙门,让众大臣共同商议推举出一个精明能干,能担此重任的人。众大臣以为发财的机会到了,下了朝后急忙命令家人大量收购大白菜。一时间,京城的大白菜被抢购一空,而且价格暴涨。
京城大白菜收完了,那些有钱又有权的人纷纷派家人赶来关外收购,几天时间,昌图城内的大白菜也被收购一空,而且价格翻了几倍。
可是,一连过去了很多天,乾隆也不提出口大白菜的事,象小山一样堆在众大臣家的白菜开始腐烂,不但臭气熏天,还生出了很多蛆虫来。快到春节了,有些大臣再也沉不住气,便连名上奏皇帝,说该收购大白菜了。
乾隆哈哈一笑说:“这些个外国人,-一点都不讲信誉,说不要就不要了。不过,朕还是很感激你们帮助百姓度过了难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