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斗口(二)-第2/2页



    听方程讲得头头是道,齐四爷、吴掌柜和在场的人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而此时张浩龙的表情……却不是那么的好看!他拿出来的这个黄花梨木笔筒,是他觉得他爷爷的藏品中,样貌最普通、最搬不上台面的东西了,原本是爲了参加今天的小聚会而准备的!结果他临时起意要跟方程斗口,想着这东西这么普通,没准儿方程这小子就打了眼,可没想到……

    可张浩龙不知道的是,方程也是昨天看书时,看到了书上有专门讲解黄花梨木的篇章,多看了几眼才糊弄过去的,果然,齐四爷说得对,这运气……真的是很重要的!

    “但是,年轻人,你仅仅鑑別出这是个黄花梨木的笔筒可是不够的,你也要鑑別出它是什么时期的产物啊!”

    在场的一位中年男子开口说道,他並不是故意刁难方程或是偏向张浩龙,他只是想多听听方程的“高见”。

    “其实真的很简单!”

    方程微微一笑,向那个提出问题的前辈微微一笑。

    “这支笔筒……是清朝干隆年间的物件儿!”

    方程的话一出,张浩龙的脸就好像开了染坊一样,红的、绿的、蓝的、紫的,那叫一个热闹,看得方程都觉有点尷尬了!

    “其实笔筒这个物件的出现,並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早,在一些影视剧裏,唐宋的人物已经用上了笔筒,可其实不然,笔筒主要是出现於明末清初那一段时间的!而我断定它是干隆年间出产的东西,是因爲它底部这一圆形如棋子状的中心……”

    方程將那只梨花木笔筒底朝上的翻了过来,果然,笔筒的底部有一块活装的如棋子般的木心。

    “这东西叫作‘脐’,是活装在笔筒底部的,爲的是给木料经歷冬夏的热胀冷缩而留出余地,这是老的木质笔筒的共性!而这种做法,是在干隆年间才渐渐兴起的,而初期的‘脐’近似方形,而时间越往后,这‘脐’就渐渐进化成圆形了!所以……我姑且断定它是一只清代干隆年间的黄花梨木笔筒,不知张大少爷……我说的可对?”

    方程的掌眼结束,他似笑非笑的看向张浩龙的方向,问出最后一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