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流民暴乱
庄子里的人见是春景来了,每一个人扬起了笑脸,争相过来和她打招呼。庄子里的管事马叔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腰已经微微驼了。春景来的时候,他正在指挥人架锅烧午饭,见春景来了连忙走过来一拜道:“小姐来了。”
“最近还有新的灾民过来吗?”春景问道。
“这几日已经没有新的灾民过来了,一是官方开仓,很多灾民都就近去领了官粮,而是春耕将至,很多人都选择讨饭回乡。”
见春景点了点头,那马叔接着说:“那些在庄子出过力气的,在想要回乡的时候,小人自作主张的送了些种子给他们。不多,但是种出来也能管一季温饱。更多的,就要靠他们自己了。”
“你做的很好,再过一段日子官府应该也会组织灾民回乡。毕竟,粮食是景国的根本,地荒了,人就会饿死;人死了,国力就会衰退。以人为本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的。”说完,春景便让马庄头继续去忙他的事儿。而她自己则带着董今瑜参观起了庄子。
越走,董今瑜越觉得心惊。过了年,董春景也不过才九岁。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儿不仅看事通透,做事也十分干练。这个庄子上上下下住了不少灾民,他们虽然穿得依旧是逃难时的旧衣裳,却没有一个人脸上带着华京城外那些灾民所带着的颓丧。他们每个人都在忙自己手中的活计,精神饱满,神情满足。他们在这里不是等待施舍的丧家之犬,而是在靠自己挣饭吃的劳动者。
“你给他们每个人都安排了活计?”
“没错,我让他们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手艺活。等过几日他们返乡的时候就可以获得一些种子和干粮,这样他们明年也就有了盼头。”春景微笑着看着那些劳动的身影,神情中带着说不尽的满足。他们现在做过的就是她一直所盼望的生活,简单、满足。
董今瑜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这个妹妹。幸好她是个女孩,若他是个男孩儿,恐怕这一代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与她有一争之力。
董今瑜并没有在春景的小农庄待太久,他们达到的时候马叔已经架好了粥棚。董今瑜随着他们施了一锅粥后便同春景打道回府。路上董今瑜一直处于一种神色恍惚的状态,春景也不打扰他,两个人都很享受这种互不干扰的宁静。
忽然,一片尖啸声在马车外响了起来。董今瑜率先清醒了过来,他按住春景的肩膀说:“你先呆着,我出去看看怎么回事!”
董今瑜撩开车帘发现一群灾民将马车团团围住,带头的是一个虬髯大汉,他的头发蓬乱,粘着泥土和草屑,一张脸上满是灰泥根本干不出本来的样子。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拦我们的马车,你可知这车中坐的是谁?”
“总不会坐的是皇帝老子吧?”那大汉带头哈哈一笑。
董今瑜面色发青的问:“你们到底要干什么?”
“干什么?我们不想干什么,只想朝公子你讨一些回乡的路费!”
董今瑜从腰间解下一个钱袋,扔给那个虬髯大汉道:“我们只有这么些钱,现在可以放我们离开了吧!”
那汉子围着马车转了一圈,拍了拍马头说:“这马可真壮,这马车也华丽。我一辈子都没坐过马车,今天想要过过瘾!”
“你们不要欺人太甚!”
“哥哥,此地离华京有多远?”春景知道今日之事不能善了,便不欲与这些无赖再坐纠缠。董今瑜青着一张脸说:“若我们将马车给他们,要走大半日才能回府。”
两个人正在马车里商量,谁知外头的人听到了春景的声音,起哄道:“里面有个小丫头!”
这一句话立即让外头无赖的兴奋了起来,他们开始起哄要董今瑜连人带车一起留下。福叔和董今瑜不肯,便被那些人强拉了下来,扔到了野地里。最后由那虬髯大汉带着春景和马车朝着郊外越去越远。春景年纪小又是个女孩子,所以这群人并没太将她当回事儿,甚至都没有捆她。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如果你们要求财的话,我可以给你们更多的银子。”
“阿城,别让她说话。”马车外头传来了那个虬髯大汉的声音,那个陪春景坐在这里的灾民闻言抬手一敲,春景便晕了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