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桑弘羊!没错,又是我霍光出卖得你-第3/4页



  “你父亲今日与朕说了。”

  “自盐铁官营后,铁匠没有私营生意,关于铁器农具打造的质量是越来越差。”

  “有关系,能买到好农具。”

  “没关系,只能买那质量上差的。”

  “甚至,为了能买到好农具,还得动用拿钱贿赂负责此事的官吏才行。”

  “长此已久下去,这盐铁官营,岂不是要养一大堆蛀虫出来。”

  盐铁官营,乃是汉武帝刘彻提高税收,充实国库的手段。既是为了来年与匈奴人征战的本钱,也是扩军的必备条件。

  其中。

  盐倒是没问题。

  这铁的打造,可是很看重工匠手艺的。

  铁匠不能私自打铁挣钱?百姓只能买官府的农具!

  这样下去。

  没有竞争,用铁制造农具的技术,又怎么能得到提升?

  都是为公家干活。

  谁还不是抱着混一天是一天的日子过了。

  这样。

  铁器的质量,自然也差了。

  而质量差的农具不好从事农耕,百姓们为了生产,又不得已去追求质量好的铁器,这就使得官营的铁器价格上涨。

  当然。

  盐铁官营的弊端,远远不止这点。

  这些仅仅是表面上能看到的现象罢了。

  但不管如何。

  依照霍光原先设想的那样,这种问题暴露出来,起码也是十年以后的事情。那成想,两年就有这类情况出现。

  所以。

  十年乃至于二十年后爆出来问题。

  那估计就已经相当于白天看到蟑螂出行了,看不见的角落里,已经满是蟑螂。

  霍光沉思良久后,说道:“陛下,臣以为,可额外授于铁匠们私自开铁匠铺打铁制作农具的权力。有了竞争,才能有提升。”

  然而。

  话一出口。

  就遭到了汉武帝的强烈反对,道:“胡说什么,若是给他们私自铸铁的权力,那还叫官营吗?”

  “依朕看。”

  “不如将原铁给那些铁匠去打造农具,打好后,由朝廷派人收回、分配和售卖。”

  听完汉武帝的话,霍光微微皱眉。

  所谓将原铁给铁匠打造,然后再收回打好的农具。

  这过程。

  不就与制盐一样了么。

  食盐的官营方式,也是让百姓去煮,等获得盐后,再由朝廷去收缴、分配和售卖。

  制盐与打铁不同。

  铸造铁器农具,是需要铁匠的技术的。

  而制盐,只需要掌握过程便可。

  很明显,汉武帝刘彻的权谋、军事等能力很强,但治理国家的经济与民生的能力,着实差了很多。

  于是。

  霍光细细考究一番后,开口说道:“陛下,您说的办好很好。但臣认为,应当适量给与铁匠一些利益,让其拥有竞争性。唯独有竞争,质量才能有所提升。”

  “良器驱逐劣器。”

  “而不是劣器驱良器。”

  这个道理,汉武帝刘彻又何尝不懂。但身为帝王的他,考虑的是这个吗?

  盐铁官营政策,本就是为了提高国家税收方才设计的。

  所以。

  汉武帝刘彻,真正在意的是盐铁官营的税收问题。

  不管霍光的建议有多好,汉武帝刘彻都是摇头道:“不行,朝廷的钱,其中一半来自盐铁官营。”

  “若是动了这个。”

  “朕日后,从哪里弄钱,去对付每年南下掠夺我大汉子民的匈奴骑兵呢!”

  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

  即便是大名鼎鼎地汉武帝,也有为钱发愁的时候。

  而汉武帝最后一句话说出来,也让霍光明白了刘彻纠结的原因所在。

  当即!

  霍光便拱手说道:“陛下息怒,臣站得不高,自然看的没您远。”

  “不过。”

  “弄钱这方面,臣倒是有有一妙计,不知陛下,可愿听听。”

  汉武帝刘彻斜着眼睛瞄着霍光,好奇地说道:“你想说开酒楼、造纸、还是你私下开的那些首饰、衣服的铺子?”

  “哼。”

  “朕告诉你,就这些,不及盐铁官营分毫。”

  不及分毫?

  不对。

  霍光所做那些,若真正铺开,其税后所得绝对不低。只是,这些都需要时间成本去向全国各地去推广,收效甚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