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蒙学典礼!董大儒您快收了神通吧-第3/5页



    “止雨时反之即可。”

    听着董仲舒的话,底下有一学子不懂,问道:“讲席,何为闭诸阳,何为纵诸阴?”

    听到这话。

    董仲舒脸上的笑意不改,解释道:“闭诸阳是一种手段,除了关闭人体内的阳气,释放阴气外,还可以是外在的。如烧化公猪、公鸡,替亡者埋骨。”

    “纵诸阴则可以挖水沟,开山泉,诸如此类!”

    “同时要注意,闭诸阳时,男子要禁止外出上街,饮酒聚会。女子则要满面春风,热热闹闹,满街乱跑...”

    董仲舒站在台上讲的头头是道。

    霍光在底下听得一脸懵逼。

    前面也就算了,为啥祈雨还要禁止男子外出上街,饮酒聚会?

    女子满面潮红在街道上乱跑?

    脑海中尝试着去幻想了下这样的一幅画面,霍光整个人不好了。

    怪不得古人会把“**”一词作为男欢女爱的动作形容呢,原来是从你这出来的。

    当即。

    霍光就站了起来,说道:“老师,您这话我可不认同。我儒家先辈,讲究的不是‘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吗?您这种祈雨术,倒是有些像方术之流了。”

    先秦时期的儒家,有一说一,比之公羊学说更值得令人深究。

    因为。

    它的思想上非常先进。

    只是到了汉朝,所谓儒家思想,已经被某些人篡改了教义。

    说是儒家。

    不如说是儒教,让人安分守己,一味遵从的儒学教义。

    譬如。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仅要求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要有顺序外,还要君尽君道,臣尽臣道,责任和义务都是双向的。

    而孟子说的就更干脆了。

    他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简单翻译。

    那就是以民为本,这种说法,哪怕是放在现在也不过时。

    而到了汉代。

    董仲舒的对儒学的教义,便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此为三纲。

    自此以后,三纲五常得以被统治者确立,不管君主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其臣子只能无条件服从;儿子也必须无条件听从父亲的话,哪怕父亲是在故意害你;做妻子的则全面服从夫君,有半点不听话,便是有违夫纲。

    或许。

    古代女子地位日渐低下,就是从夫纲这条开始的吧!

    也因为这个原因。

    致使霍光对这位董大儒所讲的所有东西,都会带着一种有色眼镜去看待。

    而且不光是霍光。

    就连古人王安石,对于这位汉朝的先辈都嗤之以鼻。

    当然。

    他俩不是一个时代的,这里不做深究。

    而台上正讲的酣畅淋漓的董仲舒,被霍光打断了说话,自是有些不满。此刻,他看着自己这位弟子,眼中甚是恼怒,但顷刻间,还是收了脾气,说道:“吾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也!”

    说话间。

    满满的得意之色。

    今年夏天,西北地区大旱,朝廷中有人让董仲舒去西北那为百姓祈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