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



    在张掌柜的热情欢送下,王贞骑上乌云和王宝宝继续逛街去了。

    “我说宝宝,干嘛老用这种眼光看少爷?”

    “少爷,现在刚三月,俺感觉不热啊,为啥您老摇着把扇子呢?”

    “宝宝啊,这就是你见识浅薄了,知道折扇代表什么吗?”对着文盲王宝宝,王贞好为人师,“折扇是咱们大隋一统南陈后,从江南传过来的物品,至今也不过十来年时间,在咱们中原并不多见。折扇代表了文人墨客的一种心境,你觉得你会拿把折扇招摇过市吗?”

    王宝宝闻言,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当然不会,俺宁愿扛着烧火棍。”

    “着啊,知道你为啥有这种想法不,就是因为你不读书没有文人墨客的境界。再说了,做少爷的书童可不能只会挑担子牵缰绳这种体力活,简单的识文断字必须掌握。”

    “少爷,俺听不太懂,但感觉您说的很有道理,您说让俺干啥俺就干啥。”

    看着王宝宝云里雾里的呆愣样子,王贞好笑地摇摇头。

    “卖烧饼了,又香又软的烧饼,这位公子来几个烧饼吧?”

    “老丈,烧饼多少钱一张?”

    老头也是见人就随口吆喝两声,没成想这位骑驴打扇的白衣公子还真被叫住了,喜笑颜开地回道:“一文钱一个,公子。”

    “宝宝,买十张烧饼。”

    王宝宝急忙拦住,“少爷,家里上午已经买了五十张烧饼了。”

    “让你买就赶紧买,少爷买烧饼自有用处。”

    胳膊拧不过大腿,王宝宝只好老实付钱。

    “宝宝,我们走了几条街了,怎么不见有卖糖葫芦的?”

    王宝宝一脸蒙圈,“少爷,糖葫芦是啥?好吃不?”

    王贞无语,“你不知道糖葫芦是什么?为何先要问好吃不,而不是好用不或者好看不?”

    “少爷,俺脑子里先想到就是吃的,嘿嘿。”王宝宝有些脸红,摸着后脑勺傻笑。

    “嗯,你这下想对了,糖葫芦的确是好吃的,改天少爷做出来让你尝尝,你肯定爱不释口。”既然这年代糖葫芦还没有问世,王贞也就打算把它列为生财之道了。

    听闻自家少爷说的这么好吃,王宝宝已经口水横流了,“那俺先谢谢少爷了,少爷做糖葫芦的时候记得叫俺打下手哈。”

    不理会王宝宝的馋样,王贞指着街角一家挂着李记粮油招牌的店面,“走,进去看看。”

    “公子,米面粮油,您需要哪样,要多少?”店小二热心的上前招呼,“您先看看,本店货真价实,包您满意。”

    王贞左手背后,右手轻摇折扇,“小二,先说说米面粮油的价格吧,合适的话本公子就照顾你的生意。”

    虽然不理解摇扇的举动,但是因为每天见的各色人多了,小二也就没太放在心上,详细地给王贞介绍了各种商品的价格。

    听完报价,王贞点点头,“就按照你说的,米面粮油各给本公子来十斤,对了每一斤都要单独包装。”

    听了王贞的奇葩要求,小二满脸错愕,“呃,敢问公子为何如此?”

    “山人自有妙用,本公子时间有限,愿意卖就抓紧去办。”

    “是是是,公子请稍等,马上就好。”

    王宝宝在旁边眨巴着大眼睛,虽然依旧好奇,但这次学聪明没有再问原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