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东征遇袭
三日后,欧阳冶等人在曜竹峰长老于岩的带领下,来到驻扎在落日峡谷的大军营地。
这次龙崖上人和张沛等人,从蔡国各地抽调了三万精兵,由曜日峰长老严峻任大将,率军前往东部战场,准备汇合东部前线的四万守军,对阵蓼国的十万大军。
这次抽调的兵力虽然只有三万,但都是这几年来磨炼出来的精兵,再加上东部前线还有四万守军,如果运用得法,是有可能击破蓼国十万大军、一举收复失地,乃至收复、再造项国的。
不是龙崖上人他们不想抽调更多的兵力,而是长期鏖战下来,蔡国也已到了一定的极限,加上各地边境仍需留下足够的驻军防范郑、陈、隋等国,抽调三万精锐,已经是极限了。
而且,前线战事急如星火,由不得他们拖延等待。
因为兵力不足,蓼国又增兵二万,总兵力达到十万,已经超出了守军承受的极限,迫切需要他们这边迅速赶往前线,以应对蓼国的攻势。
抵达大营之后,早有准备的严峻立即便召见了于岩,将兵力分派名单交给了他,让他持此名单,为麾下的数百各级执事、弟子及一百三十多名新晋弟子分派兵员。
“欧阳冶,你暂任都伯,统兵一百人,随军出征!”
“是!”
“杨娥,你暂任队率,统兵五十人,隶属欧阳冶麾下,不得有误!”
“是!”
“祝况,你暂任队率,统兵五十人,隶属欧阳冶麾下,不得有误!”
“是!”
……
一番分派之下,欧阳冶获得了一百兵力,杨娥和祝况二人成了他麾下的二个队率。
“这样也好,都是出自铸剑山庄,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得知分派情况之后,欧阳冶、杨娥、祝况三人都非常高兴,持军令接管了一百士兵后,立即便召集众人,进行训话及例行演练。
除了杨娥、祝况二位队率,欧阳冶还提拔了其中九人为什长、十八人为伙长。
这些人每三人为一伙,设伙长一人。
每三伙为一什,设什长一人、伙长二人。
什长同时兼容一伙的伙长。
所以一什实际上只有三伙九人。
再加上杨娥和祝况他们两个也都兼容一伙伙长,欧阳冶麾下实际上就是一百零二人。
其中90人被划分为10什30伙。
由杨娥、祝况各率五什45人。
多出的12人形成4伙,作为欧阳冶的亲兵负责传令、侦查、狙击、奔袭等事宜。
手里有兵,心中不慌。
虽然采用的是自行开创的编制,与大军整体编制有所不同,但按照大将严峻的命令,是允许这么干的。
严峻明确表示,他的命令只下达到各个部曲,部曲一下由各都伯自行编制,可以便宜行事。
简而言之,只要能完成上级下达的军令,并不会追究编制或是其他琐碎。
这也是龙崖上人他们在几年的鏖战中总结出来的实战经验,那就是允许各部将、曲尉、都伯掌握更大的实权,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正是这些开拓性的改革,九阳派才能力挽狂澜,匡复了蔡国江山。
大军整顿了三日之后,这天,终于徐徐开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