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出征



    “哒哒哒……”

    在大军距离山海关十里左右,突然有五匹战马飞驰而来。

    来者正是一个旗的夜不收,他们在夜不收大队长李芳马前停下,抬手敬礼:

    “报告将军簇距离山海关十里,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出五里迎接圣驾!”

    李芳点点头,随后对夜不收挥挥手:

    “下去吧,再探再报!”

    “喏!”

    夜不收旗领令,立即疾驰而去。

    护**两千夜不收早撒出去,夜不收大队长李芳一直跟在神武皇帝的马车旁。

    接到夜不收报告,李芳立即向朱慈烺禀告:

    “陛下,前方距离山海关还有十里,山海关总兵马科出关五里迎接圣驾!”

    这还是朱慈烺第一次来到山海关,听懂李芳禀告,朱慈烺掀开车帘向前看了看。

    前方除了崇山峻岭外什么都看不到。他对李芳道:

    “大战前夕,以后不必劳师动众远迎,城下迎接即可!”

    “遵旨!”

    李芳领旨,立即派人前去通报。

    前方还有前屯营,宁远,锦州,松山等关隘。

    如果听到神武皇帝驾到,总兵们都劳师动众出城数里迎接圣驾。

    朱慈烺觉得实在没有必要如此,他不喜欢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大军继续前行,在距离山海关五里左右的地方,只见前方战马嘶鸣旗幡招展,一支大军肃立在此。

    正是山海关总兵马科率领山海关将领前来迎接圣驾,还有提前在山海关等候圣驾的有蓟辽总督孙传庭,宣府总兵杨国柱,白杆兵马祥麟,秦军李寿廷,山西总兵贺人龙,副将高杰,前屯总兵王廷臣等等。

    接到禀告,朱慈烺并未让军队停下,而是让岳洋前去通知马科前面开路,到山海关总兵府再接见他们。

    岳洋立即催马来到前队,对马科和山海关众将官道:

    “陛下口谕,大军不能在路上逗留,山海关将士前面带路,陛下会在总兵府接见你们!”

    “遵旨!”

    马科等人急忙躬身领旨,立即命令前队变后队为护**带路,很快大军来到下第一关前。

    在山海关前,神武皇帝朱慈烺传旨大军暂停进城,他要在关前好好欣赏一番下第一关。

    队伍停下,朱慈烺和崇祯太上皇一起走上马车顶层平台。

    不但朱慈烺第一次站在山海关前,崇祯做了近十年的大明皇帝,他同样是首次来到山海关。

    出京以来,崇祯太上皇就像一个好奇的孩子,一路上始终紧盯车窗之外,似乎心中有十万个为什么

    听到马车停在山海关前,他岂能在马车上安坐……

    父子二人站在山海关前,看着巍峨雄关,他们虽然心里想法不同,但嘴里却都在赞叹下第一关雄伟。

    洪武十四年,镇守北平的将领徐达为加强边防,抵御外侵。

    他在原有长城的基础上,新筑和补修了永平至界岭口的长城,共32个关口。

    在簇设永平、抚宁、山海三卫,原迁民镇故地修筑了山海关城。

    永乐十九年,明成祖为加强北部边防,以“子守边”,迁都北京,山海关一跃成为护卫京畿的重要关口。

    作为京师以东通往辽东地区的通路,一旦敌人攻破山海关,就可直捣京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