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刘忠云的声明-第3/6页
(1)韩国:韩元对美元汇率从820下跌至2000,汉城股价指数从900点跌倒300多点。30家财团一半破产倒闭。
(2)日本:日元对美元汇率从110跌至147日元,日经指数大幅下挫(21000-14000)。受此影响,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股
市汇市继续大幅下跌,可谓恶性循环。
(3)与此同时,俄罗斯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卢布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从6.2一下子贬值到26,导致国债利率大幅升(80-120%),股票暴跌;政府无力偿还外债及国内债务。
(4)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货币汇率和股市双双暴跌,大量外资从这些国家抽离。
二、香港政府为什么要全面干预?
1、保卫香港
我们知道香港一直以自由港而闻名于世,特区政府一直奉行自由市场原则,而这一次为什么会介入这场纷争?其目的是什么呢?从这场战斗开始起,特区政府一再声明“政府奉行不干预市场的原则”,但是如果有人怀着不良动机,企图破坏自由市场公平公正原则,损害香港投资者、企业和广大居民的利益,特区政府不会手旁观。如果特区政府不应战,会出现股市暴跌、港币大幅贬值的凄惨局面。据当时权威机构估计:恒生指数可能跌至3000点左右,港币将贬值50%左右。到那时香港金融市场将一片混乱,在港投资者和香港居民将会蒙受巨大损失,而投机商则从获取暴利。例如: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和荣智健的信泰富。
在恒生指数最高点——16820点时香港股票市值大约为5万亿港币,跌到6654点时大约为2万亿,损失3万亿港币;私人住房净值同时由3.8万亿跌到1.8万亿港币,损失2万亿港币;合计损失5万亿港币。如果香港按680万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损失73.53万港币。
2、政治风险
英国人搞了100多年香港都是好好的,一回归出事。当时《财富》杂志预测香港回归后四年完蛋。后来不得不承认预测失误,向国人、向***道歉。
3、国内金融危机风险
如果港币汇率保不住,人民币汇率肯定保不住(当时人民币黑市价达到9-10。资本外逃相当厉害。),这有可能导致国内金融危机。
所以这时没有退路,被迫应战。特区政府入市的目的非常明确:是打击投机商,维持自由市场公平公正原则,维护在港投资者和香港广大居民的利益。
三、多空双方实力对
1、多方――国和香港政府
战将:银刘金宝,财政司司长曾阴权,金管局局长任志刚。刘金宝当年在里根总统遇刺时,在国际金融市场初露锋芒。
资金:940+153+1500=2600亿美元
2、空方――国际投机家
战将:量子基金索罗斯,老虎基金罗伯逊,摩根斯坦利巴顿·毕斯……高盛,美林所罗门美邦,瑞士第一信贷,jp摩根……索罗斯92年打垮英镑而威名远扬,从此将国际金融市场变成了投机家的天下。世界没有那个国家在与国际投机家的对抗取胜。
资金:200+220+5000×5%,能动用的资金万亿美元。(当时曾阴权说投机资金有3万亿美元,可调动投机资金高达30万亿美元,这可能有点跨大其词)全球对冲基金大约有5500个,投机资本达3000亿美元。仅在美国一地,对冲基金超过2500个,投机资本超过1500亿美元。加对冲基金10倍或20倍的杠杆作用,其威力更大。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几乎是一场不可能打赢的战争。但又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国政府和香港政府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
3、战场
要描述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首先必须简单解释一下香港这个金融市场和投机者的操作过程。投机者的操作过程大概要涉及到四个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现在假设某国际投机商手有一笔港币,他先将港币在即期外汇市场兑换成美元,然后用美元作抵押在资本拆借市场借入港币,再用借入的港币作保证金在恒指期货市场抛空,(为了使恒生指数下跌,他还可以借入蓝筹股在股票市场抛空)当港币遭狙击时,金管局释出美元,大量港币流回金管局,市场流通的港币减少,拆借市场利率升,从而导致融资成本增加,商业活动萎缩,股市下跌。这样投机商能从恒指期货抛空和股票市场抛空双双获利,投机商再用这些利润去套取更多美元,如此循环往复。如果港币贬值,则获利更丰。当然具体投机过程形式多样,手法千变万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